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觀察筆記>大自然

2009/08/10 06:00

連續72小時傾盆大雨,災情慘悲。

南台灣的損失,遠遠超乎想像,生命的喪失,更是無以忍受的痛。

應該是要省思的時候,大自然面對人為的挑戰,這一次做了猛力反撲。

頗多的地方形成孤島。山區如此,不可思議的是連平地的旗山也一樣,箇中的原因耐人尋味,值得深入解析,不然,來年同樣條件恐怕還是要陷入水深之中。

桃源與六龜兩鄉的超大不斷雨勢,使得兩地對外交通、電訊電力全休,勤和越域引水工程10多人失蹤,六龜尾庄近10戶為土石流吞沒,約8人生死難卜。

他們都在山區工寮或是山邊道路旁住家,颱風前怎不撤退?尾庄居民在鄉長帶警察前赴勸離更閃躲,就是要守住那一處風雨飄搖中的家園,終致慘劇。

扼腕中,不解的是,尾庄2年前已有土石流,卻是過後依舊回該處生活,政府怎不強制遷村?

很多的悲劇都是明知,與大自然爭地、搶河道,到最後還是回到最初的原狀,六龜隧道旁新建聯外道路一夕全毀,回到日治時代的狀況,不正是明證?

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求得雙贏,才是政府經營管理之道,台灣始能永保安康!(黃明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