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同寶寶 轉單中國製

鶯歌老師父吳文友(右)和盧清惠製作大同寶寶十多年,但近幾年不敵中國搶單,讓原本鶯歌生產的陶瓷大同寶寶變成中國貨。

鶯歌老師父吳文友(右)和盧清惠製作大同寶寶十多年,但近幾年不敵中國搶單,讓原本鶯歌生產的陶瓷大同寶寶變成中國貨。

2009/05/31 06:00

◎記者蔡偉祺/專題報導、攝影

「大同、大同國貨好…」廣告詞耳熟能詳,如今台灣本土家電大廠不僅工廠外移,有近40年歷史大同寶寶,4年前出生地也從台灣變成中國。從76年起承做大同寶寶的台北縣鶯歌鎮陶瓷師傅吳文友感嘆地說:「現在連大同寶寶都是中國做的,哪裡還有國貨?」

吳文友近20年來生產超過50萬個陶瓷大同寶寶,每個都是他親手上漆,如同親生一般,全盛時期1個月要出貨1萬個,在鶯歌風光一時。

94年起,大同公司改變了製作方式,將大同寶寶轉往中國製造,「台灣囝仔變成中國人」,更讓鶯歌陶瓷師傅不勝欷歔。

原為鶯歌陶瓷製品

吳文友說,大同寶寶原是塑膠材質,後考量陶瓷質感較佳,所以大同公司69年社慶時找上他製作陶瓷版大同寶寶,鶯歌也成為陶瓷大同寶寶的出生地。

吳文友還說,大同寶寶是以白雲土低溫燒製,採人工上色,製作相當費功夫,當時他一次僱用10個人分工,讓每個人只負責單一部份,眼睛、褲子和嘴巴都分別讓專人負責,每個成品幾乎一模一樣,超整齊品質讓他一做就是十幾年。

成本高 痛失訂單

後期和吳文友合作生產大同寶寶的盧清惠說,現在大同寶寶改採釉下彩製作,成本高出許多,加上鶯歌陶瓷人才流失、欠缺新血投入,4年前大同公司就把訂單從鶯歌轉單到中國。

大同公司人員表示,將大同寶寶從鶯歌移至中國生產,是「不得不的決定」。公關人員解釋,大同寶寶是委託協力廠商尋找製造商,且鶯歌沒有能做釉下彩的工廠,中國技術比台灣好,所以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過,鶯歌老街發展協會理事長謝宇明卻表示,釉下彩雖然技術層次高,但鶯歌絕對有能力製作,技術和成品也不見得輸給中國,成本考量應該還是主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