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愛與和平!牡丹鄉邀日官員 遊石門古戰場

牡丹社事件迄今一百多年,牡丹鄉公所昨邀宮古島市長同遊石門古戰唱,並致贈愛與和平紀念碑。(記者郭芳綺攝)

牡丹社事件迄今一百多年,牡丹鄉公所昨邀宮古島市長同遊石門古戰唱,並致贈愛與和平紀念碑。(記者郭芳綺攝)

2007/12/07 06:00

〔記者郭芳綺/牡丹報導〕牡丹社事件是難以從牡丹鄉排灣族原住民心中抹滅的歷史悲劇,在歷史學家客觀還原史實下,可望化解雙方糾結,日本琉球宮古島市長伊志嶺亮受牡丹鄉公所之邀,昨率員同遊石門古戰場,並表達願意諒解接受因語言不通、文化差異而造成的歷史大誤會,牡丹鄉長林傑西希望邀請宮古島締結為姊妹市。

一百多年前,日本宮古島民遭牡丹鄉高士佛原住民殺害,日軍藉口為理由發動戰爭,引發殺戮牡丹社原住民的「牡丹社事件」,牡丹社後裔也為此背負祖先是殺人兇手的歷史罪名,並將牡丹社事件視為禁忌,噤聲不談,口述史料的遺失,致牡丹社事件更難一窺全貌。

近年來,日籍歷史學者又吉盛清、中研院教授黃智慧及排灣族原住民學者高加馨等人,重啟牡丹社事件歷史舊案研究調查、面對爭議性歷史,但相關史料付之闕如,時至今日,還原牡丹社事件的真相依舊不易,但原、日卻已經邁向和解之路。

琉球宮古島市長伊志嶺亮昨率員抵台拜訪,牡丹鄉公所安排同遊石門古戰場,除進行一趟歷史巡禮,並致贈「愛與和平」紀念碑,石基上,有原住民及日本友人共飲連杯酒的石雕,象徵永存愛與和平。

揭碑後,縣長曹啟鴻仿紀念碑石雕與宮古島市長、牡丹鄉長林傑西共飲連杯酒,之後大家手牽著手,一起圍著圓圈跳舞,場面熱絡,石門國小、高士國小學生演出牡丹社事件話劇,南島舞集動人的愛與和平之舞,氣氛洋溢和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