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五千萬 台南水道展開修復

台南水道加壓送水室及火力發電室。(記者邵心杰攝)
〔記者邵心杰/新營報導〕台南水道,係為現今全台留存規模最大且最完整的日治時期水道設施,經公告為國定古蹟後,文建會等決斥資五千萬元展開第一階段修復計畫,希望這創建於日治時代的現代化自來水設施,重現丰華。
縣府文化局文化建設課長林喬彬說,計畫內容包括辦理快濾筒室暨舊辦公室與舊檢驗室、加壓送水室、火力發電室、淨水池主體等四棟古蹟本體的修復細部設計及淨水池主體的修復工程,透過該修復計畫期能展現古蹟本體原始風貌。
同時,未來擬將該區域規劃作為台南水道歷史生態園區或水道生態博物館園區,提供遊客參觀休憩。
據調查,原台南水道相關建築設施,始建於日治大正元年(一九一二年),由濱野彌四郎負責執行與監督台南水道工程,前後歷經十年才完成草創階段的基本建設,其後經歷多次擴建修築,而有現今的規模與形貌。
林喬彬表示,台南水道為見證台南地區城鄉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民生設施,該水道的設置,台南、新化、安平等地,始有乾淨便利的民生用水,公共衛生大幅改善,對台南地區城鄉的現代化轉型,有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