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南》修復古蹟 水道博物館可望12月試營運

原台南水道古蹟珍貴之處,在於日治時期的濾水設施仍完整保留。(記者吳俊鋒攝)

原台南水道古蹟珍貴之處,在於日治時期的濾水設施仍完整保留。(記者吳俊鋒攝)

2018/06/29 06:00

〔記者吳俊鋒/山上報導〕建於日治時期的國定古蹟原台南水道,市政府規劃為「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正進行第二期的古蹟修復工程,進度已逾七成,代理市長李孟諺昨天視察,宣示十二月可望試營運,屆時園區全面開放。

二期工程進度逾七成

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台南水道古蹟範圍包含山仔頂的「淨水池區」,以及修復中的「水源地區」,還有鄰近的原山上苗圃,面積約五十六公頃,啟用後,將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水道博物館。

原台南水道是台灣總督府衛生顧問技師巴爾登,及其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進行水源、水質調查後,於一九一二年開始打造,興建十年才完工,大幅改善當時的民生用水品質,二○○五年列為國定古蹟。

葉澤山說,第一期的修復在淨水池區,已完成並開放參觀,水源地區為第二期,包含古蹟建物快濾筒室暨舊辦公室與檢驗室、還有送出唧筒室,以及戰後才打造的快濾池室,總經費近兩億三千萬元,目前工程進度達七十三%。

完整保留日治時期設施

水源地區的珍貴之處,在於日治時期開始的相關設施、物件,仍完整留存迄今,修復工程則以全力維持原貌為主。二期開工之前,遇到了二○六地震,導致快濾筒室暨舊辦公室與舊檢驗室山牆向外傾斜,古蹟本體裂損明顯,市政府緊急加固支撐,避免破壞擴大,並以災害準備金支應震損所需經費三千萬元,納入原修復工程辦理。

葉澤山提到,二期工程完成後,會先進行試營運,屆時連同淨水池區與水源地區的水道博物館都啟用,等於全面開放。

李孟諺指出,淨水池區開放後,城堡式建築以及蝙蝠生態等,令人印象深刻,深獲好評,水源地區則擁有更多工業遺跡,兼具歷史文化、觀光旅遊與科學教育等多元功能,成為台南古蹟的新亮點,營運令人期待。

台南水道取自曾文溪的表水,由唧筒揚水至沉澱池,再送至快濾筒室,經加藥過濾等流程,達到淨水標準,再利用送水加壓的送出唧筒室,輸往南側的淨水池內貯水,最後以重力給水方式,將水送至市街,供應府城地區的民生用水。

快濾筒室暨舊辦公室、檢驗室,正進行古蹟修復。(記者吳俊鋒攝)

快濾筒室暨舊辦公室、檢驗室,正進行古蹟修復。(記者吳俊鋒攝)

已修復完成的淨水池區,城堡式建築引人矚目。(記者吳俊鋒攝)

已修復完成的淨水池區,城堡式建築引人矚目。(記者吳俊鋒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