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從電視跨進網路 10年翻轉教學

校方建置專屬攝影棚,搭建活潑的背景面板,隨課程不同而變換。
(記者葉冠妤攝)

校方建置專屬攝影棚,搭建活潑的背景面板,隨課程不同而變換。 (記者葉冠妤攝)

2016/11/02 06:00

記者李雅雯/專題報導

空中大學遠距教學初期採棚內預錄教學影帶,固定時間在電視播出,隨著網路發展,民國九十年始逐步發展網路教學,迄今投入軟硬體成本已達一億兩千萬元,學生可隨時上網點選課程,彈性運用時間、自行安排進度,落實「沒有圍牆的大學」。

選課、進度更彈性 落實沒圍牆大學

走進空大第一攝影棚,迎面可見「人人有書讀,處處是教室」標語,在網際網路使用門檻大幅降低的現在,標語所說的願景已經成真。

空大初期和華視合作,預錄好的教學影帶每一段落為卅分鐘,學生按著節目時刻表決定學習時間。校長陳松柏說,民國九十年開始推動網路教學,讓學生做到「Course On Demand」(課程隨選)。

從電視製作轉到網際網路,製作方式、教學思維需大翻轉,幾乎花了十年陣痛期才有現在的遠距教學樣貌。

陳松柏提到,網路硬體建置門檻在當時算高,但和電視相比成本仍較低,電視製作成本含與電視台簽約播放費用,一年要兩千多萬元,網路教學成本僅需其一半。

目前空大計有四個攝影棚,包括兩個實景棚、兩個虛擬棚。空大教學媒體處組長鄧旭榮說,實景棚強調前、中、後營造立體感,吸引學生進入情境,增加學習動機;虛擬攝影棚是個ㄇ字型環景空間,攝影可多個角度拍攝人物,虛擬場景可即時合成,主講者當下就能看到自己和虛擬場景的畫面;一個棚的專業人員包括導播、攝影師、技術指導、助理等人。

鄧旭榮說,過往電視節目每一段落是卅分鐘,講求流暢度,容易淪為老師從頭講到尾,網路教材都採單元式作法,每個單元約十分鐘,學生可以依程度選擇想看的段落,配合影像播放、圖文資料、錄音說明等設計,教學方式受學生歡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