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恆春最後獨立書店 兩週後熄燈

春成書店老闆吳威德堅持純書店經營,他說,如果用「文創」方式賣書,就違反開書店的初衷。(記者蔡宗憲攝)

春成書店老闆吳威德堅持純書店經營,他說,如果用「文創」方式賣書,就違反開書店的初衷。(記者蔡宗憲攝)

2015/12/17 06:00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台灣最南端恆春鎮唯一的書局「春成書店」,近年因不堪網路書店崛起及國人閱讀習慣轉變,加上最後一名店員離職待產,老闆吳威德決定於年底吹熄燈號,廿七日將找在地樂團舉辦告別演唱會,讓已經營十六年的「春成書店」走入歷史。

不敵網路書店

「書店需求不再,代表任務完成。」吳威德苦笑說,一九九九年剛開業時,書籍雜誌和文具禮品的營業額比,一度有六比四的榮景;近年書籍營業額只剩一成,在不計算老闆薪水、房租、水電、稅金、庫存「倒貼」的情況下,勉強支付兩名員工薪水。

當年因「文化古城怎能沒書局」的理想,吳威德辭去台北電腦公司職務,返鄉開書店。帶有一點文人傲氣的他,始終堅持開「純粹的書局」,不願為了賺錢「假文青」,轉型成複合式餐廳或咖啡館經營,常被友人笑傻。

吳威德無奈地說,為了生存,已經在書店內販賣大量文具,如果再用「文創」方式賣書,就違反開書店的初衷。他始終堅持純書店經營,每月向出版社進新書,即便歇業在即,店內仍有許多新書打折待售,要堅持到最後一天。

「春成書店」十六年來為恆春帶來文藝氣息,除有不少偶像劇、節目、電影取景,吳威德最驕傲的是,當年透過春成書店邀約,揭開宋澤萊〈若是到恆春〉名詩的秘密。

吳威德說,宋澤萊當年很開心詩作受到歡迎,還大方提供書店印在提袋上,並透露:「這首詩其實是在美國的詩人夏令營創作,懷念服役時在恆春休假感受的美景。」

吳威德笑說,恆春半島地處偏遠,書籍進貨成本高於市區,又常因要湊足運費而被迫賣「不想賣」的雜貨禮品,近年實在是為了「恆春半島沒書店」而苦撐。

但吳威德仍建議,有意在偏鄉開書店的「勇者」,要長久生存下去,還是得考慮現實面,開設其他主業兼賣書,或許才是現代書店長久經營的方法。

坦承自己思想老派,他仍堅持書店就是把書賣好,「沒有需求,代表任務結束,期盼留給居民美好的回憶」。

恆春鎮「春成書店」將於年底熄燈。(記者蔡宗憲攝)

恆春鎮「春成書店」將於年底熄燈。(記者蔡宗憲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