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本遺址新文物出土 蘇花改通車恐延半年
漢本遺址出土的青銅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提供)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計畫繼一○一年在宜蘭縣漢本挖到大量金屬器時代遺址後,去年又挖到更深、更早期的第二文化層遺址,屬新石器時代後期,原本預定一○七年通車的時程恐至少再延半年。
負責考古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表示,漢本遺址第一文化層大約三公尺深,出土大量金屬器時代的殘件如鐵渣塊,顯示當時已有冶鐵跡象,時間距今大約九百至一千六百年。
距今約1600年到2100年
之後持續挖掘,於去年發現第二文化層遺址,最深處接近地下八公尺,大多數出土的是石器、陶器、青銅器,但也出現一些鐵器,像是鐵製的狩獵槍頭、捕魚槍頭等,距今粗估一千六百年至兩千一百年,處於新石器時代後期、正要轉變成金屬器時代的階段。
劉益昌說,兩個文化層出土的墓葬石棺已經編碼到一百廿幾號,一個石棺編一號,但骨骸不只一百廿多個,因為有些石棺裡有兩、三具骨骸,最多達七具,應是同一家人葬在一起。
劉益昌表示,第一層考古就花了三年多,第二層更深,恐怕需要兩倍的時間才能完成,希望公路總局能把工程時間往後延,讓學界得以保存這些文物。
漢本遺址出土的陶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提供)
漢本遺址出土的骨骸。(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