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劉天和大病重生 燒16億養健康魚

劉天和打造全台灣第一條有生產履歷的健康魚。(劉天和提供)

劉天和打造全台灣第一條有生產履歷的健康魚。(劉天和提供)

2012/02/26 06:00

記者湯佳玲/專訪

生過一場大病,進出手術房八次,改變了劉天和的一生。從鬼門關前重新再活一次後,他不惜押上畢生積蓄,八年內燒掉十六億元,從科技新貴轉行當起箱網養殖業者,打造全台灣第一條有生產履歷的健康魚。天和生物董事長劉天和說:「我賣的不是魚,是健康人生。」

原本從事冷凍空調業的劉天和,二十四歲創業,搭上台灣電子業的輝煌列車,轉型經營半導體製程設備,躋身科技新貴行列。偏偏,他在事業巔峰時期得到大腸癌,「病情很嚴重,歷經大小八次手術,一度以為自己的人生就快到盡頭。」醫師囑咐他,以小腸取代大腸的手術難以消化一般肉類,建議多吃魚肉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打造第一尾有身分證的魚

當時的台灣,無毒海魚極其稀少,一般海魚不是藥物殘留、就是重金屬含量偏高,一尾難求。劉天和暗自決定:「從今以後,我要養出能讓病人安心吃下肚的魚。」在重拾健康後,二○○三年,五十多歲的劉天和再次挽起袖子創業,開始養殖健康魚。

心血付諸天災 重新站起

劉天和以純淨的澎湖外海做為箱網養殖漁場,面積廣達二十四公頃,生產海鱺、青斑和龍膽石斑等數十種水產,全程低溫配送,魚貨完全不落地;魚飼料也經過多重檢驗,另外還替每條魚打上編號,再附上從魚苗到成魚的生產履歷,打造出全台灣第一條具有「身分證」的魚,極盛時期每年產能高達六十萬尾,一躍成為全台灣最大的海上箱網養殖企業。

然而好景不常,二○○七年和二○○八年分別遭遇海上龍捲風及澎湖百年寒害,「魚兒幾乎都死光光了!」劉天和看著浮滿死魚的箱網,默默擦乾眼淚,思考一夜後,隔天集合員工精神喊話:「公司絕不因此倒下,因為還有很多人等著吃我們的健康魚!」

死魚廢料轉製有機飼料

就這樣,劉天和在專家建議下,利用死魚廢料轉化為生物鏈,並製成雞豬及蔬果的有機飼料,反而另外開啟了天然畜牧和無毒蔬果的大門。

如今,「從農場到餐桌」都可以瞧見天和生物的身影,臉上總是面帶笑容的劉天和,力行三餐正常飲食,盡量配合每天一小時的運動,身高一百七十多公分的他自豪地說:「體重一直維持在六十二公斤的標準值!我健康了,大家吃我的健康魚,也跟著安心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