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中萬和宮 字姓戲 年度大盛事

2006/01/31 06:00

記者林良哲/台中報導

位於台中市南屯區的萬和宮是目前台中市最古老的廟宇,而其所在地古稱「犁頭店」,也是漢人在台中市最早開墾的區域。每年農曆1月13日的點燈祈福活動,都吸引上萬名信徒參加,而農曆3月21日開演的「字姓戲」,更是當今台灣少見的可連演1、2個月的戲劇活動。

萬和宮又稱「犁頭店聖母廟」,在清康熙年間,浙江定海總兵張國等人至當地開墾,並由福建湄洲恭迎媽祖神像來台,平安抵達該地後即草創一祠,供奉膜拜媽祖,到了雍正4年(一七二六年)才正式建廟,取名為「萬和宮」。

在嘉慶8年(一八○三年),萬和宮新塑一尊「二媽」神像,而在開光點睛時,相傳有一位住在西大墩(西屯區)的「大魚池庄」的女子廖品娘溘然過世,投身於「二媽」神像上,因此每3年都會由西屯區的信徒將「二媽」神像請回「娘家」省親,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除此之外,在道光4年(一八二四年)農曆3月20日時,萬和宮的媽祖依例遶境,但卻在返回廟宇時,突然神轎變得相當重,根本抬不起來,信徒們乃擲筊向媽祖請示,媽祖指示在日後要以演戲來代替遶境,自此之後,萬和宮的媽祖即不再遶境,而由當時居住於此地的4府(漳州、泉州、廣州、汀州)及11姓人士分別出資來演出戲劇,迄今已增加為28姓,而每年演出「字姓戲」的期間長達1、2個月之久。

每年農曆過年之後,也是萬和宮最忙碌的時期,尤其是農曆1月13日起的點燈(光明燈)祈福活動,更是吸引上萬名信徒參與,為了應付如此盛大的場面,萬和宮從一九九六年起以電腦輸入來因應,目前需要12台電腦一起工作,才能讓每位點燈的信眾如願以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