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林冠宏、黃子倫夫妻檔醫師 支援關慈歡喜做

慈濟醫院醫師夫妻檔林冠宏(右)、黃子倫(左)每兩週一次連袂到關山看診。(記者王秀亭攝)

慈濟醫院醫師夫妻檔林冠宏(右)、黃子倫(左)每兩週一次連袂到關山看診。(記者王秀亭攝)

2008/04/19 06:00

兩週跑一次 疼惜後山老病患

記者王秀亭/專訪

關山慈濟醫院醫師群中,神經內科林冠宏、眼科黃子倫夫妻檔兩年來不辭辛勞,每兩星期由花蓮慈濟總院連袂支援門診,將病人當做長輩一樣關懷,更為台東民眾濃厚的人情感染,即使再苦再累,絕不輕言放棄到關山鎮與患者接觸的機會。

因一次受訓機會,就讀花蓮慈濟大學的林冠宏結識唸台北長庚大學醫學院的黃子倫,當上醫師後,林冠宏一度為愛奔赴台北長庚醫院服務,仍念念不忘花東地區的患者,於是婚後林冠宏「半拐半騙」,與黃子倫一起把愛與醫術帶到後山,展開每兩週一次的玉里、關山分院看診之行。

黃子倫表示,到花蓮慈濟,甚至是玉里、關山或台中潭子分院看診,工作量雖然變大,看診項目也不再侷限於某一項專科,醫生與病人的關係卻多了濃厚人情味。

黃子倫說,老公林冠宏負責神經內科的失智、中風患者多,必須與患者搏感情,了解家庭狀況才能「正確下藥」,因此婚前曾被林冠宏以「約會」名義,從花蓮開車到台東卑南,只是為了替病人抽血。婚後,每回到關山看診,林冠宏還是會抽空到病患家中家訪。

夫妻倆的耐心與認真,將別人的父母當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顧,獲得病患的回饋,林冠宏說,時常有務農的阿公阿嬤送來自種蔬果,愛打獵的布農族人還送過老鷹的翅膀,嚇了一跳,一問院內布農族護士才知那是族人視為珍貴的寶物。

每兩週一次到關慈,兩人須清晨五點起床準備搭車,早上先到關山、下午到玉里慈濟,遇到要開刀病患,必須留宿台東,花蓮總院曾詢問是否改由新上任的主治醫師到玉里、關山看診,但夫妻倆想到台東患者的熱情,還是選擇繼續每兩星期一次的奔波。

原民不緊張 小病拖出大問題

〔記者王秀亭/關山報導〕都市與鄉下看診情況大不同,關山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冠宏表示,都會區患者小病窮緊張,東部地區卻是病情嚴重一點也不在意,醫生比病人還緊張,甚至因缺乏醫療知識或畏懼開刀,許多原住民長輩因白內障而嚴重到接近失明。

林冠宏、黃子倫夫妻檔醫師,一個是神經內科、一為眼科專科醫師,兩人有台北長庚醫院、花蓮慈濟醫院及玉里、關山分院服務經驗,比較都會與鄉下患者,都說鄉下看診衛教時間多於醫病。

林冠宏說,都會大型醫院掛號數多,三、五分鐘就得看完一位病患,民眾一有小毛病就上醫院,但鄉下地方的長輩們對身體不適少有警覺性,遇到大問題才就醫,加上子女不在身邊,若有中風危險因子,易成大問題。

黃子倫表示,原住民長輩易有白內障問題,卻不願前來就醫,一來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 缺乏相關知識,二來存有開刀風險大的觀念,放著白內障不管,帶病種田、打獵,易因眼前模糊而受傷,還有嚴重到幾近失明的案例。

黃子倫指出,有更多患者隱藏社區中而不自知,社區衛教有其必要,東部地區醫師荒嚴重,更需有更多醫師前來服務,讓偏遠地區患者得到妥善照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