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圍漁港北堤 再現小燕鷗繁殖

沉寂2年,今年5月陸續有2對小燕鷗現蹤竹圍漁港北堤繁殖下蛋。(桃園市野鳥學會提供)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竹圍漁港北堤曾是二級保育類夏候鳥小燕鷗在北台灣最大的繁殖地,近二年因遊蕩犬隻干擾與棲地環境變遷,讓小燕鷗轉往附近沙灘繁殖;今年五月陸續有兩對小燕鷗現蹤竹圍漁港北堤繁殖下蛋,桃園市野鳥學會表示,相關單位會勘後已加強入口處封鎖,保護小燕鷗不受打擾。
桃市野鳥學會表示,小燕鷗從竹圍漁港北堤轉往觀音大潭電廠附近沙灘繁殖,然而沙地受風沙影響,巢位時常被掩埋,成為小燕鷗繁殖路上的一大挑戰,竹圍漁港北堤相對穩定的礫石地形,其實才是最適合的棲息地,雖然連續兩年都不見小燕鷗蹤影,仍持續與市府協商並守護這塊棲地。
野鳥學會表示,所幸五月底陸續有兩對小燕鷗在此繁殖下蛋,經學會倡議,六月初在農業局、環保局、海巡署及中油人員會勘後,已加強入口處的封鎖,除了列冊調查巡守的義工,不准其餘人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