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阿妹 溫柔陪伴安置兒30年

在花蓮縣私立善牧中心服務超過30年的田阿妹,堅守兒少安置機構第一線,昨獲頒衛福部績優兒少安置專業人員獎。 (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田阿妹在花蓮縣私立善牧中心服務超過卅年,堅守兒少安置機構第一線,陪伴十二歲至十八歲的國中、高中少女面對情緒起伏與生活困境,阿妹以溫暖的方式,陪伴孩子們走出低谷,昨獲頒衛福部績優兒少安置專業人員獎。
每年約有三六○○名兒童需要安置,安置機構及專業人員在此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衛福部昨天舉行頒獎典禮,表揚四十七家績優兒少安置機構及四十四位優秀專業人員。
來自布農族的田阿妹分享,有位失依的小妹妹,經歷寄養家庭再輾轉來到機構,因缺乏母愛而有自殘行為,經過細心陪伴後,情緒逐漸穩定,每次回到機構就會向她撒嬌「討抱抱」,她也總會伸手抱抱小妹妹,填補孩子內心缺口,幫助她逐步恢復信心。
卅年來田阿妹照顧了廿多名孩子,她會安排孩子到圖書館、提供醫療支持等,協助孩子建立穩定的生活。阿妹說,雖然改變無法立竿見影,但她相信「孩子的成長是上帝的安排」,自己陪伴孩子一段路,當看到孩子們走出陰影、成家立業過上幸福生活,也是她最大的欣慰。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衛福部積極推動兒少替代性照顧政策,未來目標是幫助兒少最終回歸原生家庭,除了原有的生活輔導員、社會工作員外,還要加入心理輔導與諮商資源。衛福部正在規劃新的五年計劃,邀集專家評估及盤點相關資源,預計明年提出。
立委林月琴提到,國內需要安置的兒童大多安置在機構,與CRC國際審查委員提出的去機構化目標不同,事實是台灣的寄養家庭逐年減少,政府應通盤考量,發展適合台灣的替代性照顧方法,同時考量特殊需求兒少,應增設心理諮商和職能治療等資源,並提高兒少機構照顧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