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921經驗 半年到1年內都有餘震/氣象署:2天內200多起皆屬0403餘震

除了中央氣象署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也會發布地震相關報告與分析,透過LINE官方帳號傳遞給民眾知悉。(圖取自災防中心LINE官方帳號)

除了中央氣象署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也會發布地震相關報告與分析,透過LINE官方帳號傳遞給民眾知悉。(圖取自災防中心LINE官方帳號)

2024/04/24 05:30

〔記者吳亮儀、楊綿傑/台北報導〕○四○三花蓮強震是繼廿五年前九二一以來的第二大地震,芮氏規模七.二,而前天傍晚五點到昨晚又密集餘震逾二百個,其中兩個更達規模六以上,中央氣象署研判,皆屬○四○三的餘震,而根據九二一大地震的經驗,未來半年到一年餘震都有可能發生。

大地震後 能量短期不會釋放完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明,之前餘震和能量釋放都以花蓮北邊為主,從前天傍晚起的一系列地震震央已慢慢移到較南邊的壽豐、鳳林等位置,震央也從海上移到陸地,且數量很多、震度感受強烈,餘震雖會隨時間遞減,但仍有應力調整過程,故才有前天傍晚起一連串地震。

吳健富說,○四○三的主震規模達七.二,根據之前九二一大地震經驗,半年到一年間餘震都有可能發生,雖照理說會慢慢縮小規模,但仍可能有較大的地震,強調大地震後不會短時間就釋放完能量,也非單一區域,「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在不同區域以地震形式來釋放能量。」

震央都在陸地 震度感受強烈

前天傍晚起的一系列餘震多數深度極淺、最淺僅一.五公里;吳健富研判,因震央都在陸地,深度會較淺,有可能是地震速報有誤差,之後再修正;另一原因是主震後的餘震先集中北邊釋放能量,前天起應力調整到花蓮南邊,最先影響的就是表層位置,「但仍不確定,還有待研究」。

台師大地科系主任陳卉瑄則分析,壽豐地區過去即曾有頻繁的群震活動,分別在一九九○年、二○○五年、二○一八年、二○二一年發生,與該地地下岩層的流體活動有效弱化斷層強度,導致地震較容易發生。

陳卉瑄表示,依據過去群震的活動特性,可預期往後一個月內規模四以上地震仍將頻繁發生。未來還要特別關注靠近○四○三地震的鄰近斷層系統和外海隱沒帶的活動,尤其是琉球隱沒帶的西緣近花蓮側的部分,以及壽豐以南到瑞穗一帶近廿年相對安靜的縱谷斷層系統。

學者:應力調整 不用太恐慌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認為,這些地震雖然異常多,但仍與四月三日主震有關,屬於應力調整,整體餘震趨勢仍是往下,民眾不用太過恐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