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奈米結構光觸媒減碳 李炫錫研發成功

中山大學助理教授李炫錫團隊,研究奈米結構光觸媒減碳緩解暖化,榮登國際頂尖期刊。(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助理教授李炫錫團隊,研究奈米結構光觸媒減碳緩解暖化,榮登國際頂尖期刊。(中山大學提供)

2023/09/29 05:30

〔記者黃良傑/高雄報導〕中山大學研究發現奈米結構光觸媒的轉化應用,有助於減少碳排!光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炫錫成功將奈米結構作為光觸媒,利用碳銅(Cu-C)與氮銅(Cu-N)雙鍵結加乘作用,有效將二氧化碳轉化一氧化碳,緩解能源需求和全球暖化等環境問題,該研究成果獲刊國際知名頂尖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中山助理教授有效解緩全球暖化

李炫錫主持中山大學光電系「奈米能源與界面實驗室」,並與陽明交通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合作國際計畫,開發高活性、無毒且長期穩定的光觸媒材料,李表示,雖然早在一九七八年就有學者利用半導體材料,已做出光觸媒二氧化碳轉化技術的開創性研究,但高效且長期穩定性光觸媒的開發和設計,仍是近四十年來的艱難挑戰。

李炫錫研究團隊將合成的超薄石墨氮化碳粉末與硫化銅錫奈米粒子複合材料結合,成為奈米結構材料,再以工程操縱,將石墨氮化碳/硫化銅錫奈米複合材料,利用碳銅與氮銅雙鍵結加乘作用,有效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達到減少碳排的功能。

研究成果獲刊國際知名頂尖期刊

中山大學指出,相較於其他已知的光觸媒,此研究製備的光觸媒實現了從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最高的百分之百選擇性產率,透過獨特的氮銅和碳銅雙鍵活化,以有效率的方式產生一氧化碳,製備過程安全、簡單且環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