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預告開放加拿大牛全月齡進口/專家建議 若有新病例應重評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他完整看過報告後認為沒有問題,但提醒「風險是動態的」,未來若有新研究或是出現新的狂牛症病例,就得重新做風險評估。(資料照)
〔記者吳亮儀、吳柏軒/台北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預告修正「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預告開放加拿大全月齡牛肉,同步公布風險評估報告。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他完整看過報告後認為沒有問題,但提醒「風險是動態的」,未來若有新研究或是出現新的狂牛症病例,就得重新做風險評估。消基會則表示,只要是狂牛症疫區就還是會擔心,反對加拿大牛進口,將呼籲民眾拒買。
顏宗海︰風險評估報告沒有問題
食藥署副組長鄭維智說明,依據法規授權,加拿大出口牛肉到台灣必須附上國家簽發的證明文件,我國之前就已經開放全月齡的牛肉進口到台灣,剩下加拿大仍僅開放卅個月齡以下的牛肉。
鄭維智指出,我國進口牛肉消費量以美國最多,其次為澳洲、巴拉圭、紐西蘭、尼加拉瓜,第六名才是加拿大。美國、加拿大都曾是有狂牛症的國家。
為避免低估風險的可能性,風險評估報告都得採用高估風險的最大化數據與假設來推估結果,也就是採用寧可高估風險,期使評估結果能將實際風險包含在評估結果的範圍中的方式來進行。
該份報告結論是,納入加拿大牛肉進口量的現實情境,以最壞情境假設,也就是消費者只吃加拿大牛肉,終生感染狂牛症的風險分別為帶骨牛肉的「每一百億人裡,約有二.二四人才有可能染狂牛症」;若是牛內臟,則是「每一百億人裡,約有六.六八人才有可能染狂牛症」。
加拿大上次出現狂牛症為8年前
顏宗海表示,該風險評估報告採用加拿大資料,當地最後一次出現典型狂牛症疫情的時間點為二○一五年,以此來看,國人食用加拿大進口牛的風險低。對食藥署提的報告沒有意見,但仍提醒政府,站在醫學角度,「風險評估是動態、而非固定的」,若未來牛肉進口國再次出現典型狂牛症疫情,風險評估報告就要重做。
顏宗海指出,新型庫賈氏病無藥可醫,是嚴重的問題,政府仍需要持續留意,未來若有新的證據顯示有更嚴重的健康疑慮、新的案例等等,風險評估報告一定要重做。
相關風險不能完全排除 消基會籲拒買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則表示,站在消費者立場與考量民眾健康安全,只要是狂牛症疫區的牛肉,相關風險就不能完全排除,反對政府公告擬進口加拿大全月齡的牛肉,會召開記者會並呼籲民眾不要購買加拿大牛肉,也不排除聯合其他NGO組織來反對。
食藥署日前預告修正「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繼美國之後,將再開放加拿大全月齡牛肉進口到台灣。圖為消費者選購美牛。(資料照)
我國對美加進口牛肉開放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