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品種外流 專家:一定要揪出內賊

中國宣傳在海南島栽種的芒果鳳梨。(記者楊媛婷翻攝)

中國宣傳在海南島栽種的芒果鳳梨。(記者楊媛婷翻攝)

2023/04/05 05:30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我國花費多年培育出的新品種芒果鳳梨遭中國竊取品種權,學者表示,中國偷台灣品種並不意外,而新品種外流常是台灣人帶過去,一定要揪出內賊。

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指出,近年有申請品種權的農作物種子、種苗、冠芽等,政府都採高度管制,仍難杜絕有心人刻意外流。新品種研發與培育要投入大量資源,也不一定會成功,若遭非法外流,等同是打擊台灣農業品種的培育跟研發,也增加我國農產品外銷不利因素。

明道大學前校長、農業專家陳世雄則引用前總統李登輝指中國是無法無天的土匪國家說法,表示中國偷台灣品種並不意外,而新品種外流常是台灣人帶過去,一定要揪出內賊。我方農產品外銷市場應以有品種權觀念的歐美日為主,才有保障。

台灣品種權較難獲國際保障

禾同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李柏青表示,國際保護品種權主要組織是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中國於一九九七年加入。台灣則因聯合國一個中國政策,無法加入UPOV,台灣品種權確實較難以獲保障。

李柏青指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簽署關於品種權等承諾書,僅重申基於UPOV的品種權保護,因此若我國培育的品種在中國受侵害,除非能證明中國在法制上完全無保護台灣品種權,才可能在WTO提告。若中國只是「執法不保護」,或「有保護但不完整」,我方就難以於WTO提告。

農試所嘉義分所所長方怡丹表示,農產品新品種的種子、種苗等為重要戰略物資,我國農委會投入大量經費育種,希望提高品質與產量進而增加農民收入,呼籲農民重視植物品種權,因為這牽涉到整體農業競爭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