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日日Shoot》消基會籲修社維法 加強取締黃牛

疫情解封、國內外藝人報復性開唱,黃牛和粉絲間上演搶票大戰。圖為演唱會示意圖。(記者陳嘉怡攝)

疫情解封、國內外藝人報復性開唱,黃牛和粉絲間上演搶票大戰。圖為演唱會示意圖。(記者陳嘉怡攝)

2023/03/06 05:3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粉絲希望用實名制防堵黃牛,但業者認為將拉長驗票時間,增加驗票人力成本,執行有困難;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則擔心,業者會將實名制後額外增加成本轉嫁到消費者,另外,如果排隊場地、動線規劃不良,恐引起民怨,建議修正「社會秩序維護法」,加強取締黃牛。

台灣目前以「社會秩序維護法」規範娛樂票券的二手轉售行為,社維法第六十四條規定,「非供自用,購買運輸、遊樂票券而轉售圖利者」,可處三日以下拘留或一萬八千元以下罰鍰。不過,雖有法律規範,但黃牛被罰案例卻寥寥無幾。

消基會副董事長、律師徐則鈺表示,早期的黃牛在售票口兜售,警方容易人贓俱獲,但現在黃牛大多在網路上賣票,警方難以認定黃牛是否完成交易,如果沒有舉證事實,法院不受理,容易做白工,警察配合意願自然不高,造成有法難罰、抓黃牛執行成效不彰。

徐則鈺認為,政府若有心管制黃牛,須降低黃牛的處罰門檻,建議社維法第六十四條可修正為,只要有人「意圖」透過轉售票券圖利,就可以加以處罰,或是改成「意圖賺取顯不相當之利益」等字眼。

以科技掠奪票券應修法規範

對於黃牛透過搶票機器人搶票,或撰寫搶票程式略過答題、驗證碼等手法,未來修法應規範以新型科技掠奪票券的惡意手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