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日日shoot》定位為國際大型活動/專家︰台灣燈會輪辦 難吸國際客

2023台灣燈會昨晚閉幕,台北市長蔣萬安(右小圖右)、台南市長黃偉哲(右小圖左)進行燈籠交接儀式。
(記者廖振輝攝)

2023台灣燈會昨晚閉幕,台北市長蔣萬安(右小圖右)、台南市長黃偉哲(右小圖左)進行燈籠交接儀式。 (記者廖振輝攝)

2023/02/20 05:30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號稱疫情後首場國際大型活動、吸引逾一二五六萬參觀人次的台灣燈會昨晚在台北落幕,但交通部觀光局前局長賴瑟珍直言,台灣燈會僅有兩週過短,且近年都不在固定城市舉行,不利吸引國際觀光客。她認為台灣燈會「階段性任務已完成」,應思考如何讓國際觀光客全年了解燈藝文化,建立觀光永續性。旅遊業者也反映各縣市輪流辦理台灣燈會的作法,旅行社難包裝套裝行程販售。

觀光局長張錫聰坦言,要將燈會發展為巴西嘉年華、慕尼黑啤酒節等國際型活動,確實「固定同一城市比較好」。今年國際觀光客較多,確實是因為辦在台北市,未來評選將從觀光行銷角度檢討。

賴瑟珍指出,台灣燈會經國際媒體Discovery評為「全球最佳節慶活動」,打出品牌形象,但實際吸引國際觀光客來訪比例不高,較偏國旅。台灣燈會自二○○一年走出台北,由交通部和地方政府合作,有的縣市辦過四次之多,應已學到舉辦大型活動經驗。回歸觀光局的角色,應是吸引國際觀光客,宜重新思考台灣燈會遍地開花的模式是否適當。

賴瑟珍認為,未來應轉型為「全年都可以參與的夜經濟」,建議觀光局選定固定小鎮發展出以文化為基礎的觀光元素,提供燈藝師創作基地,讓國際觀光客全年都能了解燈藝文化,建立永續效益。

觀光局長︰未來評選 從觀光行銷角度檢討

台灣入境旅遊協會理事長王全玉也說,台灣燈會不在固定城市,旅行社難包裝套裝行程,也難形塑城市印象。燈會若依照目前各縣市輪流舉辦模式,主辦單位應提早半年找旅遊業者開會、讓大家清楚活動定位,才能預訂飯店、規劃周邊景點,現在一、兩個月前才作業,根本沒意義。

高雄餐飲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觀察,台灣燈會歷年可吸引約一成國際觀光客,但不見得是因為燈會而來,可能只是順遊,觀光局應思考將經費用於國際行銷,找出國內差異化和獨特性的亮點,向全世界介紹台灣。他說,國際型活動、節慶要有固定時間、地點以及獨特性和差異性,像是西班牙奔牛節、日本各地祭典及五山送火等,都有完整論述,才能創造國際旅客到訪的價值。

台灣燈會前身是「台北燈會」,一九九○年起的前十一屆在台北舉辦,稱「台北燈會」,前總統陳水扁上任後,二○○一年改名為「台灣燈會」,仍由交通部觀光局操盤,分為中央燈區和和地方燈區,此後由全國各縣市爭取主辦權「巡迴演出」。目前全台只剩基隆市、花蓮縣、台東縣還沒舉辦過,外島金馬澎則未曾爭取主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