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創全國先例》小腦研究中心 台大雲林分院成立

台大雲林分院「小腦研究中心」揭牌,裡面儀器精密要價數百萬元。(記者黃淑莉攝)

台大雲林分院「小腦研究中心」揭牌,裡面儀器精密要價數百萬元。(記者黃淑莉攝)

2022/07/19 05:30

〔記者黃淑莉、詹士弘/雲林報導〕小腦的神經細胞是大腦的三.五倍,為探究小腦的奧祕,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率全國之先成立「小腦研究中心」昨天揭牌,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指出,期待小腦研究中心幫人類探索未知,未來能發表重要國際論文,讓台灣醫學研究更往前邁進一大步。

開發出「小腦腦波」新技術

台大醫學院藥理所副教授潘明楷指出,雲林分院有許多年長病患,長期受顫抖症所苦,包括拿筷子、手杯、湯匙都會抖,團隊成員進一步研究,發現原來與小腦扮演重要角色,但世界找不到相關小腦神經電訊號紀錄及技術,因此開始研究,並成功開發出「小腦腦波」的新技術。

找出原發性顫抖症致病轉機

潘明楷說,研究團隊並應用該技術找出原發性顫抖症的致病轉機,相關成果發布在國際頂尖轉譯醫學期刊,受到世界矚目,也獲得國家新創獎肯定。

潘明楷表示,過去大家認為小腦主要與運動、平衡有關,近來發現小腦的神經細胞比大腦多更多,是人類AI的所在地,和認知、記憶、語言、學習都有關係,期待中心可以在小腦研究有更多突破及新發現,並且對人類健康有更大的輔助與進步。

小腦研究中心主任黃偉烈表示,短期將以腦部電生理研究為優先,包括腦波、事件相關電位的量度,也將整合電腦標準化的神經心理測驗,來對神經、精神疾患的中樞神經機轉做探索,長期希望結合腦部造影等技術,闡明小腦的各種生理意義,提出具有臨床價值的觀點。

院長黃瑞仁將交棒馬惠明

另黃瑞仁七月底任期屆滿,將由現副院長馬惠明接棒,雲林縣府昨天舉辦感恩記者會,感謝黃瑞仁擔任正、副院長逾十二年期間,率領醫療團隊提升雲林醫療水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