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新制 脊椎骨水泥納健保 4300人受惠

健保署表示,7月1日起將用於椎體成形術所需具顯影效果的「脊椎骨水泥」醫材納入健保給付。(資料照,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椎體壓迫性骨折病患接受椎體成形術時,需使用具顯影效果低溫的骨水泥,衛福部健保署昨表示,即起將「脊椎骨水泥」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其更具安全性,也可減少併發症,每名病人最高可省約六‧八萬元,估一年約四千三百名患者受惠。
椎體壓迫性骨折是指脊椎骨塊或椎體塌陷造成骨折,導致嚴重的疼痛、變形和身高減少,保守治療方式如臥床休息、服用止痛藥、穿背架、物理治療等,待骨折自然癒合,緩解疼痛,但若有明顯神經壓迫症狀、劇烈疼痛與無力,則要採手術治療。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根據評估報告,若臨床選用椎體成形術重建脊椎穩定度,緩解疼痛所使用的「脊椎骨水泥」,具顯影效果、低溫黏稠度高,對病人更具安全性,也可減少併發症,縮短住院天數,經提案到「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獲通過。
估計健保一年投人2億預算
李伯璋指出,「脊椎骨水泥」今起納入健保,每位病人最高給付約六‧八萬元,估計健保一年內投入兩億元預算支應,約可使四千三百名病患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