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外共識須重視氣膠傳播/專家促加速檢驗 驗出結果機場就分流

機場保全人員接受PCR檢驗。
(記者朱沛雄攝)

機場保全人員接受PCR檢驗。 (記者朱沛雄攝)

2022/01/08 05:30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北有防疫旅館的房間天花板和隔間牆有縫隙,疑似讓病毒透過空氣傳染。學者建議指揮中心盡速將氣膠(空氣)傳播列為主要途徑,除戴好口罩外,社交距離應拉大到兩公尺,注意通風,用HEPA空氣濾淨機;也有專家建議應加快檢驗速度,採日本模式,於機場檢驗立刻產出結果,讓染疫者和未染疫者在機場就分流。

世衛將空氣傳播列主要途徑

世衛組織上月廿三日更新病毒傳播問答指引,指出氣膠傳播是最主要途徑;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國外專家已有共識須重視氣膠傳播,入境者初次篩檢結果產出時間可更快,如日本在機場現場就能告知民眾有無確診,非如我國須入住集檢所或防疫旅館兩天才知感染與否。

有空調專業的不具名學者說,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對「氣膠傳播是重要途徑」採保守心態,對飛沫或氣膠傳播也沒明確定義,應邀氣膠科技專家參與。他指出,國內現有防疫措施是針對飛沫傳播、環境接觸傳染,但病毒的演化速度與幅度超越一般認知,「這是潛在防疫漏洞。」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表示,飛沫於口鼻噴出後,五秒就會降到地面,十微米以上的病毒氣膠可在空氣停留卅分鐘,一微米氣膠可懸浮於空氣至少十二小時;若是小於五微米的病毒氣膠被吸入體內,很快直達肺部深處,可避過鼻咽篩檢。

社距應拉到2公尺 還要通風

若要防治氣膠傳播,王家蓁說,除確實戴好口罩外,社交距離應拉到兩公尺,還要注意通風;已有非常多研究證實,HEPA空氣濾淨機可有效降低空氣中包含病毒氣膠在內的懸浮微粒,陽光或紫外線燈光也可破壞病毒結構。黃立民則建議,快打疫苗並勤洗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指揮中心認同氣膠是傳播途徑之一,國內傳播主要途徑說明是否隨WHO修正,會再找專家討論。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國外專家已有共識須重視氣膠傳播,入境者初次篩檢結果產出時間可更快。(資料照)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國外專家已有共識須重視氣膠傳播,入境者初次篩檢結果產出時間可更快。(資料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