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救心」30年 王志鴻留紀錄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王志鴻(右)三十年前成了花東地區第一位、也是唯一能施作心導管手術的醫師,病患家屬獻花感謝。 
(記者王錦義攝)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王志鴻(右)三十年前成了花東地區第一位、也是唯一能施作心導管手術的醫師,病患家屬獻花感謝。  (記者王錦義攝)

2022/01/04 05:30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三十年前花東地區若有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只能往台北送,當時在國泰醫院心臟內科擔任主治醫師的王志鴻聽到花東地區沒有心臟內科醫師,便自行駕車來到花蓮任職,成了花東地區第一位、也是唯一能施作心導管手術的醫師,醫院把他三十多年來點滴故事化作《救心》一書,希望留下花東心臟醫療史的紀錄。

在花東地區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即便幸運靠著溶解血栓的藥物打通阻塞,血管再通率也往往只剩六、七成;若是南下到高雄就醫,開車最快要四、五小時,北上到臺北求診也要至少五、六個鐘頭。花蓮慈院指出,出生於高雄,目前擔任慈院副院長的王志鴻聽說花東地區沒有心臟內科醫師,就主動到花蓮任職。

在花蓮慈院僅有兩位心臟外科醫師做為後盾的情況下,因為僅有王志鴻唯一能施作心導管手術,他幾乎全年無休,經常一天在心導管室待超過十二小時,花蓮慈院指出,王志鴻一人自一九九一年七月算起,至一九九五年八月,短短四年的時間,他獨自完成了九百四十三例心導管手術。

花蓮慈院指出,從早期心臟內科人手不足,到如今已可為花東病患提供和西部一樣高水準的心臟治療,王志鴻努力在六年內讓花蓮慈院成為訓練心臟內科專科醫師的中心,一九九八年整合心臟內外科與醫技人員,成立二十四小時救心小組,目前將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導管手術縮短到半小時以內可搶救病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