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養殖漁業廢棄物 堆成彰雲嘉南白色海岸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澄洋環境顧問所做的調查發現,台灣西南沿海的彰雲嘉南4縣市海岸充斥保麗龍等養殖漁業廢棄物,形成「白色海岸」。(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澄洋環境顧問所做的調查發現,台灣西南沿海的彰雲嘉南4縣市海岸充斥保麗龍等養殖漁業廢棄物,形成「白色海岸」。(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2021/10/20 05:30

〔記者楊綿傑、洪定宏/綜合報導〕漁業廢棄物也是海洋污染重要源頭!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澄洋環境顧問所做的調查發現,台灣西南沿海的彰雲嘉南4縣市所形成的「白色海岸」,養殖漁業廢棄物超過6成,為全台之冠,呼籲相關政府單位積極處理。

2單位昨天彙集調查成果,發布《西海岸漁業廢棄物圖鑑》。調查並引述國外研究資料,指海水養殖活動為海上漂浮垃圾的顯著來源,漁業則產生約18%的海洋垃圾。而東亞為全球最大的海水養殖產區,其所產生廢棄物如保麗龍浮具、廣島的牡蠣管,不只污染當地,也隨海流漂流到台灣。

改用替代浮具 3年後才達成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說明,每年3至6月為浮筏式牡蠣養殖收成季節,也是保麗龍浮具的汰換季節,依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漂流軌跡模擬,西南沿海的廢棄物很可能隨洋流北上,受到東北角海域的渦流牽引而滯留,所以陸續在東北角觀察到養殖廢棄物如蚵棚、保麗龍及碎片等。

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顏寧則提到,鄰國包括日、韓、中等已推動使用替代浮具以取代保麗龍,但台灣所訂目標是2至3年後才完全替換,應予加速。如南韓耗費10年時間做調整,包括與漁民協商逐步改變使用習慣,港口的清潔船及回收站設置等做法,都值得借鏡。林東良舉例,嘉義縣跟台化合作,在海保署協助下,進行蚵繩回收,就是一種循環。

海保署︰結合民間積極清廢

海保署表示,已與29家回收再利用業者、製造業者、通路商、金融機構及研究機構,推動海廢再生聯盟,將持續與政府相關部門、在地志工合作,積極預防與清除海洋廢棄物。海保署統計,截至9月30日,有4589艘各類船舶、2953名潛水愛好者,協助清除海(漂)底廢棄物;補助地方政府經費,清除海洋廢棄物1422公噸。在6縣市試辦廢漁網及蚵繩回收再利用,已回收逾93公噸,並在3個離島縣市試辦海廢保麗龍再利用,已處理33公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