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專家:疫情趨穩 單日降百例以下較安心

2021/06/01 05:30

〔記者吳柏軒、邱芷柔/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這波疫情的「有效傳染數(Rt值)」,從五月十三到十五日的十五,降到卅日的一.○二;學者認為,此數字代表疫情穩定,防疫升至四級警戒的機率已不高,但Rt值需小於一才是壓制成功,若拖太久仍會壓垮醫療。

陳為堅:應從疫調找特殊感染源阻斷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為堅說,Rt值估算非單用數字去除,需分析病例發病日、接觸史、群聚關係等疫調,這波Rt值從高峰十五降到一.○二,顯示防疫生效,如三級警戒、降低移動、室內禁食等,疫情趨穩定。

但陳為堅認為Rt值不能停在一,因為即使目前抓出一個確診,但社區內仍還有一個隱藏個案,拖太久的話,累積病人仍會拖垮醫院,Rt值要小於一才行。他建議官方從疫調中找特殊感染源,如早期是萬華特殊地點(茶藝館),如今可能有傳統市場群聚的問題,從先前沒注意的點來阻斷感染源。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也說,從近日公布的數據分析,如Rt值下降、雙北市篩檢站陽性率等降低,代表這波萬華群聚的傳播鏈受到控制,三級警戒奏效,有機會拚十四日回到二級,但仍要看民眾防疫決心,千萬不可鬆懈。

陳秀熙:市場實聯制 避免另一波大流行

陳秀熙建議,國外經驗顯示,長照、弱勢等族群容易感染,台灣也須小心。而這波疫情下亦須關注傳統市場監控,希望各地落實進出市場實聯制等,以及小群聚的疫調及檢疫措施,才能避免第二波、第三波大流行。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因為沒辦法把社區中所有確診病例都抓出來,所以真正的Rt值通常會高於估算,他認為可觀察至六月十四日,如果屆時單日個案數能降到百例以下,就能比較安心。

黃玉成:須觀察未來兩週確診數是否下降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也指出,連續兩天確診病例數下降,是否顯示疫情「樂觀」是言之過早,未來兩週仍是重要觀察期,確診數持續下降,才能代表防疫策略奏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