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跨界藝術設計 創造建築新美學

遠東國際建築論壇邀請到8位台灣當代藝術與設計名家智慧交鋒,熱愛藝術的徐旭東(右一)對於年輕藝術工作者們的優異表現表示高度肯定。(遠東集團徐元智紀念基金會提供)

遠東國際建築論壇邀請到8位台灣當代藝術與設計名家智慧交鋒,熱愛藝術的徐旭東(右一)對於年輕藝術工作者們的優異表現表示高度肯定。(遠東集團徐元智紀念基金會提供)

2020/11/02 05:30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日前盛大舉辦的遠東建築講座主題為「藝術.重構.設計」,國內9名主講者分享藝術創作過程與現實經濟上如何取得平衡,讓藝術跳脫傳統商業思考格局。

該場論壇首先登場的是號稱台灣裝置藝術天團「豪華朗機工」,以「混種跨界」為創作理念,「共創」多元豐富的藝術裝置,風格鮮明且鐵血,活躍於各藝術活動。兩位創辦人林昆穎和張耿華,本次以2018台中世界花博「聆聽花開的聲音」及2017世大運「聖火裝置」等作品分享創作理念。

緊接著由考工記工作室創辦人范承宗接棒分享,他以2019台灣燈會作品「帆城」,接連獲得義大利Adesign及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最受矚目的才華是將竹子結合傳統工藝手法,製作出各式藝術作品。他指出,透過竹管椅凳、蒸籠、蒔田管等3個學習親手製作的過程,獲得超過18種被丟失的造物智慧,並以向邵族長老學習製作的魚筌,以及2020台灣燈會作品「源流─筌屋」為例,說明他的一貫理念,希望透過各種機會與形式,分享與傳達傳統的美好。

第二場論壇講者為自然洋行團隊主持人曾志偉,他在2015年的作品「大溪老茶廠」榮獲「遠東建築老屋改造特別獎」首獎,2016年榮獲「自然建造.第四屆中國建築傳媒獎」青年探索獎。他的作品善於貼近生活、親近大地,他所提出的《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更獲選為2020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台灣代表,本次講座分享歷年精心代表作,包括峇里島的烏布小屋、台灣的「大溪老茶廠」等作品。

與曾志偉對談的是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陶亞倫,在1997年獲得台北獎後,開始受到藝術界關注,更獲得華人藝術界最具有當代藝術精神的李仲生當代繪畫創作獎,為歷屆最年輕的得獎人。本次分享作品內容包含空間裝置藝術、動力藝術、光藝術、互動藝術、數位影像、虛擬實境藝術等,期望透過資訊科技探索人類的存在及其意義。

下午第三場對談由元智大學藝設系專任助理教授陳怡潔負責,她於2005年就榮獲台北獎首獎,講座中分享介紹「2019國慶總統府光雕展演」、「2019故宮南院光雕展演」、「2018年101跨年煙火大秀」、「2017台北世大運開幕式」及「2017台北燈節」北門與中山堂古蹟建築光雕等作品。

該場另一位對談者嘉義美術館館長賴依欣,是從英國學成歸國後蹲點台南,兩年前起投身於嘉義美術館,化繁雜庶務為簡潔美麗,立下公部門典範。即將開幕的嘉義美術館建築設計及展覽規劃,也成為本次講座主題。

最後一場由台灣知名建築學者王澤與成大建築系教授王明蘅擔綱。王澤自1980年代早期開始任教美國費城藝術大學,得終身教職,並創立建築多領域研究所;曾擔任歐、美、亞洲多國客座講學及展覽,後來定居台北後持續在大學建築系任教,並持續創作《老夫子》漫畫及其他作品。王明蘅致力於開放建築研究與教育,作育台灣無數建築工作者,公認塑造出台南典雅都市景觀,並影響台南往「文化都會」發展的核心人物。

本次論壇獲得廣大回響,論壇重點紀錄將於近期公布於遠東建築獎官網及臉書粉絲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