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武漢肺炎》1小時快篩檢測儀 拚7月量產

行政院昨公布國內快篩試劑、疫苗研發進度,工研院開發的「快篩檢測儀」可在一小時內進行武漢肺炎快篩,最快七月量產。(記者陳鈺馥攝)

行政院昨公布國內快篩試劑、疫苗研發進度,工研院開發的「快篩檢測儀」可在一小時內進行武漢肺炎快篩,最快七月量產。(記者陳鈺馥攝)

2020/04/14 05:30

「疫情可能變成流感化」 國衛院:藥物、疫苗防疫關鍵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延燒,甚至可能變成流感化,藥物和疫苗將成防疫關鍵。行政院昨召開「醫藥防疫科技研發」記者會,宣布組成國內快篩試劑、新藥疫苗科研的「國家隊」,其中工研院開發的「快篩檢測儀」已完成,可透過「核酸分子檢測」在一小時內進行武漢肺炎快篩,最快七月量產,中研院、國衛院及長庚大學則預計三個月到半年要讓十五至廿分鐘快篩正式上市。

行政院政委龔明鑫表示,這次特別把產官學能量結合,希望藥物能加速上市,這是另一「國家隊」的形成,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領軍,搭配政委吳政忠、唐鳳及各部會能量。台灣和歐洲、美國也有一些合作及授權,這一次防疫上投入廿多億經費來推動。另匡列卅三億元,要將檢驗、疫苗、藥物體系建立起來,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核定推動國家級「防疫中心」。

3種檢測技術齊發 最快15分鐘揪病毒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則表示,政府已投入廿一.六億在檢驗、治療、預防及研發,全球檢測技術有三種,一是「核酸分子檢測」,工研院研發一小時快篩,最快七月量產。另一是「核衣殼、棘狀蛋白質檢測」,由中研院和國衛院組成團隊研發,可在十五至廿分鐘快篩,最快三個月量產,已有五家廠商表達量產意願。

第三種是「人體產生之抗體檢測」,檢測時機為病患恢復期,長庚大學已有很多病毒抗體株,快篩時間約十五至廿分鐘,最快半年可量產。

「疫情可能變成流感化!」梁賡義提醒,藥物和疫苗將非常重要,而國際現有三種藥物可對抗武漢肺炎,一是「瑞德西韋」,全球試驗對七成重症有效,國衛院、中研院已完成克級產製,取得合成十公克量原料,可讓廠商量產。第二種「法匹拉韋」則可合併用於輕中度患者,已進入十克級生產。第三種就是「奎寧」,輕症較有療效,國內已有廠商可大量生產,且會以國內優先。

疫苗、快篩跨國國家隊將可形成

至於在疫苗開發,已啟動六種技術平台,最快五月擇定標的,順利年底就可臨床試驗。梁賡義透露,許多國家希望與台灣合作生產疫苗及快篩研發,例如波蘭駐台辦公室、美國AIT,短短時間跨國國家隊也可形成。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目前動員兩、三百個實驗室協助,台灣是全球第四個找出病毒株國家,有五十二個病毒株在P4實驗室可協助研發;近期也會在大學成立三至五間防疫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快篩不準 台灣9成準度佔優勢

中國所製造快篩試劑品質不佳,僅能驗出三成新冠病毒,慘遭歐美許多國家退貨,反觀台灣投入快篩試劑研發,準確率高達九成以上。衛福部長陳時中則表示,台灣有一定競爭優勢,在各種藥品不會那麼草率,要讓台灣的品牌持續發光發熱。

由經濟部工研院開發的「快篩檢測儀」已經完成,可透過「核酸分子檢測」在一小時內進行武漢肺炎快篩。(行政院提供)

由經濟部工研院開發的「快篩檢測儀」已經完成,可透過「核酸分子檢測」在一小時內進行武漢肺炎快篩。(行政院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