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宜蘭》友善耕作一條龍 青農代耕14甲雜糧

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昨啟動大南澳拓墾計畫。(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提供)

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昨啟動大南澳拓墾計畫。(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提供)

2020/03/04 05:30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蘇花改全線通車後,改善大南澳聯外交通,宜蘭縣二十多名青年農民,加入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運用他們經營水稻「友善耕作一條龍」模式,在大南澳十四甲代耕農地栽種雜糧,昨天啟動拓墾計畫,選定花生當旗艦品項。

選定大南澳拓墾

代耕的十四甲農地,花生占八公頃,餘為黑豆與黃豆,一年均有兩作,拓墾青農昨出席開工祭拜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大豐收,隨後進入農田播種。

花生當旗艦品項

農糧署東區分署長陳昌岑、花蓮區農改場長杜麗華、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農業產銷科長廖偉真等人,到場鼓勵青農投入國產雜糧行列,並向他們承諾,農機補助、種植技術、產銷通路方面,公部門都會盡力提供協助。

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吳紹文說,合作社青農這些年在員山鄉等地種稻,經營自有品牌,現在把觸角延伸到花生雜糧,與國立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民間加工業者合作,從播種、除草、收割、乾燥、脫殼、選粒、焙烤、調味、包裝,生產到加工端一次到位,把水稻生產的一條龍經驗,轉移到花生種植上。

將引進大型農機

為何選擇大南澳拓墾?吳紹文說,考量蘇花改通車後的交通便利性,加上當地青壯人口外移,較易取得大面積代耕農地,水到渠成後,有志一同青農們便組成團隊到此拓墾。

宜蘭縣壯圍、五結、蘇澳濱海地區,目前也生產優質花生,吳紹文認為,傳統農法生產鏈太依賴人工,且價格偏高,產量不多,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引進大型農機,透過機械耕作量產,更有市場競爭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