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改善顏面神經麻痺 用針的也行

2007/04/15 06:00

文/戴嘉宏

鄭先生,38歲,前一陣子工作繁忙,輕微感冒,清晨起床盥洗刷牙時,發現右眼皮下垂,無力睜開眼睛,右側臉頰肌肉僵硬,右嘴角無法上揚,眼皮無法正常闔眼,常感覺眼睛乾澀,嘴角常有口水自右側淌下,右邊唇部無法做鼓氣、微笑、露齒等動作,前來求診。

其實鄭先生的症狀,在中醫屬於「面癱」、「口眼歪斜」、「吊線風」等範疇,多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固,風邪乘虛侵襲頭面筋脈,導致顏面一側氣血阻滯,營衛不合,經脈失養,以致肌肉縱緩不收而發。

現代醫學稱為顏面神經麻痺,或稱「Bell’s麻痺」,20至40歲為好發年齡,男性略多,多為單側性,可能是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受冷產生痙攣,導致神經缺血、水腫,使神經受壓迫,神經營養缺乏,引起神經水腫,髓鞘或軸突變性,以莖乳突孔處為常見。

針灸療法可分以下數種:

●體針法:針灸取穴以袪風通絡,行氣活血為主,「經之所過,病之所致」,局部取穴依神經走向分:

◎眼部取絲竹空、魚腰、太陽、頭維。

◎上顎枝取風池、四白、下關、迎香。

◎下顎枝取翳風、地倉、頰車、廉泉;遠部取穴用合谷,有「面口合谷收」之意,另加足三里,乃「頭有病而腳上針」以下治上之理。

留針20至40分鐘,視病情而定,每10分鐘行針一次,每週3次,6次為一療程,約兩個療程即可緩解8成左右。

●電針法:取法如上,但急性期不宜刺激過強,約1至2週後使用電針加強療效,採高頻連續波,刺激時間約20分鐘。

●刺血法:每隔3至5天,常規消毒後,用三稜針迅速入出針,以出血為度,用於臉頰僵硬處,大椎、風門等穴位。

●耳針法:採用專用耳針或王不留行子壓貼法,5至7天1次,兩耳交替使用,常用耳穴有「頸」、「肩」、「枕」、「神門」等對應點。

鄭先生約經過3週的治療後,眼皮肌肉已可自由開闔,約6週後臉頰肌肉緩解,治療期間仍應避免風吹受寒,面部可做按摩和熱敷,為避免眼部不適及防止眼部感染,可用眼罩和眼藥水,針灸操作記得要找合格專業醫師。

(本文作者為台北慶和中醫診所院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