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華航罷工 林全PO文指是失敗案例

林全坦承,當初想反正(華航工會)投票是必然發生的,想等到投完票再來換,沒想到這麼快就發生罷工。(圖擷自林全臉書)
〔記者羅添斌、甘芝萁/綜合報導〕行政院長林全昨在臉書發表最新影片,針對台東風災的政府補助措施,以及華航罷工等事件,遭外界批評政策轉變是「髮夾彎」等提出想法。林全坦承,當初曾思考撤換華航董事長、總經理,沒想到在人事撤換前就發生罷工,「政府沒有及時處理好,算是一個失敗的案例」。
林全昨在臉書發表「院長,聊一下」系列的第二部影片,他先是提到台東風災的災損認定及災後協助問題,政府當時當機立斷,對於許多房屋的部分設施如玻璃破了、鐵捲門被吹掉等災損,因房子還可居住,這些損壞在過去不被認為是半毀或全毀,按照過去的標準,無法得到補助,但台東有那麼多家庭發生,因此政府把它當作一個社會問題來處理,連夜開會、當機立斷,告訴社會大眾,政府有此救助辦法,趕快先把災損復原。
但林全接著表示:「倒是有一個失敗的例子,就是處理華航罷工事件。」林全說,根據他第一時間的了解,公司主管跟勞方溝通立場強硬,沒有妥協空間,到最後可能走向罷工。
林全坦承,政府當時判斷,只要資方願意妥協,罷工機率應該不大;當時知道董事長、總經理確實在立場上過度僵硬,「所以是有一個換的打算」,但也想反正(華航工會)投票是必然發生的,想等到投完票再來換,沒想到這麼快就發生罷工。
林全說,原以為不會罷工,只要資方可以好好跟勞方談,但在人事處理上被耽擱了,以至於沒有及時處理,所以這算是一個失敗的案例。對於行政院長林全的批評,華航董事長何煖軒並未回應。華航表示,已知悉,謝謝。
新政府許多政策措施前後轉變,被批為「髮夾彎」,林全並未避諱;他說,政府政策最好的結果,就是說出來後一直推下去,但政府要傾聽人民的聲音,民主社會一定有不同的意見,政府推的政策,如果人民有不清楚,或是人民覺得應該去考慮的,「我們覺得可以調整的時候,做出調整也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