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護理首屆招生45名 教學融入國際視野及創新科技

因應護理人力需求,中山大學新學年成立護理學系。(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護理人力面臨短缺問題,中山大學新學年度將設立護理學系學士班,首屆招收45名學生,培養成未來生力軍。校方表示,課程設計上除了護理核心能力外,也將融入國際視野與創新科技,如國際交換相關課程,並納AI、AR、VR等內容,促進多元學習。
中山大學指出,依衛福部「未來10年護產人力供需評估研究」發現,去年護理人力短缺1.5萬至2.4萬人。全台領有護理師證照的護理師約有31萬人,但執業登記人數只有18萬人,投入第一線的護理人員嚴重不足。且隨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培育高素質的護理專業人才成國家發展重要課題。
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強調,身為高屏澎東唯一具醫學院的國立綜合型大學,本於社會責任設立護理學系,期能為社會培育健康照護之稱職的新世代護理人才。
李志鵬說明,護理學系的教育理念以人文關懷與全人照護為核心,結合創新科技與國際視野,培養具備高度專業素養、實證能力與全球競爭力的護理人才。並將結合校園人文素養、AI人工智慧、醫材與智慧科技等領域的專業,開發更多創新課程,培養應用臨床護理與智慧科技的人才。
中山大學護理學系主任郭素娥指出,新成立的護理學系有3大教學特色,包括以核心能力為基底、結合跨領域實作課程打造新世代護理大學教育;藉多元模式及國際交換課程,使課程與國際護理教育與發展趨勢接軌;亦將結合AR&VR模擬臨床照護,打造創新科技應用並設計跨領域實作課程等。
中山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陳彥旭表示,已經與高雄榮總、高雄長庚、台南奇美醫院與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802國軍總醫院等一起建構南部地區最完整的醫療教學體系,同時推動「產學合創」計畫,除為醫學院系所提供產學計畫合作外,也為栽培護理學系學生臨床實務經驗重要的後盾,推動學生前瞻性跨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