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台灣羽球好手奪奧 北市設「麟洋路」

台北市長蔣萬安與王齊麟、李洋17日出席「奮力拚搏臺北驕傲」麟洋路揭牌典禮,並在路牌前合影。(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台灣羽球好手李洋、王齊麟在2020東京奧運、2024巴黎奧運榮獲男子羽球雙打金牌殊榮,創下奧運金牌二連霸及跨屆12連勝的世界紀錄。兩人母校台北市立中山國中校門前復興北路361巷,也在今天設立別名「麟洋路」紀念。別名牌以傳統羽球場地的綠色為底色,並加入羽球圖示及浮水印等羽球元素。
中山國中校門前的復興北路361巷今天舉辦「麟洋路」別名牌揭,現在起路段將有「麟洋配」別名,讓奧運精神正式化為城市記憶,留存於這條巷弄之中。「麟洋路」別名牌分別掛設於復興北路361巷的巷頭、巷尾及校門口共計3面,校門口的部分又加設了說明牌。這是台北市自2013年7月2日訂定「台北市巷弄及廣場別名訂定要點」以來,首件由市民共同參與設立的別名案例,別名牌整體設計採用傳統羽球場地的綠色為底色,牌面加入羽球圖示及浮水印等羽球元素。
蔣萬安在致詞中稱讚麟洋配在奧運過關戰將、進入金牌戰奪得金牌,讓他覺得「非常狂」,創下奧運連續2屆羽球雙打金牌、跨屆奧運12連勝世界紀錄,奧運賽事也被世界羽球聯盟評為史上最偉大戰役之一,也讓世界看到台灣。
蔣萬安特別感謝這次為復興北路361巷增設「麟洋路」別名牌付出的在地民眾,這是北市首次透過市民參與設立里程碑,不會影響民眾生活、居民不須更改證件。別名牌也可讓中山國中學弟妹、所有市民記得麟洋配帶給大家的感動,以及努力不懈、奮戰到最後一刻的精神。
蔣萬安也指,今年度體育預算比去年增加5.7億元,未來也規劃9處特色運動館,也提高選手訓練補助金、異地賽事訓練補主也提高,北市國際羽球場館也選定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西基地,未來預計容納6500名觀眾,希望地上3層、地下2層國際場館有10面訓練場地,5面國際標準競賽場地,在台北舉辦更多國際羽球賽事。
蔣萬安也說,台北市希望透過麟洋配爭取的驕傲,讓更多熱愛羽球的小選手有完整升學機制,北市有羽球專屬國小、國中、高中至大學,李洋、王齊麟曾說學生運動員的本分就是做好學生,學生要訓練也要兼顧課業,北市要成為熱愛運動孩子背後的靠山,讓學生可以訓練並兼顧學業。
北市民政局表示,別名牌掛牌後,依據「台北市巷弄及廣場別名訂定要點」第10點規定,巷弄別名僅設置標示牌,不會加註於道路指示標誌、戶籍謄本、門牌證明等官方文件或表格,「麟洋路」設立後,當地住戶無需更換任何文件,日常生活不受影響。

羽球好手李洋、王齊麟在2020東京奧運、2024巴黎奧運榮獲男子羽球雙打金牌殊榮,兩人母校台北市立中山國中校門前復興北路361巷也設立別名為「麟洋路」紀念。(記者蔡思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