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結合AI、AR、VR展多元藝術 元智大學「光光相照」很吸睛

「聖誕花」是模組化感測互動裝置,為林楚卿指導的藝設系大三課程成果。(記者李容萍攝)

「聖誕花」是模組化感測互動裝置,為林楚卿指導的藝設系大三課程成果。(記者李容萍攝)

2024/06/13 22:54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在數位時代,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越來越不可分割。元智大學師生共同創作的「光光相照」展覽,即日起至24日在該校圖書館2樓展示,觀眾可以自由參觀。從傳統油畫到擴增實境(AR)、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的多元藝術形式;該校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劉宜君和藝術與設計學系的老師、學生一起嘗試「科技藝術」呈現,使用AI技術讓畫能動起來,讓畫更具有生命力。

劉宜君也是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教授,自幼受藝術家父親的影響,喜愛畫圖,例如素描與水彩畫,並於大學時期開始學習油畫,主要嘗試自畫像與風景畫,後因職業與家庭等時間安排因素中斷繪圖;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因為三級警戒,在維持社交距離與無法自由出國旅遊的情況下,再度拜師重拾畫筆,主要是工作壓力的抒發方式之一。

因為是素人畫者,劉宜君說,這次展出五幅畫主題有獅子、馬、錦鯉,加上彩蛋與希臘風情,以自娛為主,將心中想的或是自身相關的具體描繪,例如因為她的星座為獅子座,也養不了獅子,就畫獅子;因為生肖屬馬,養不起馬,就畫馬;至於希臘風情,則是高中老師幫忙取的「希臘人」綽號,所謂畫如其人。

策展人同時也是藝術中心主任暨藝術與設計系主任林楚卿表示,「光光相照」的展覽主題與理念是探討光的多重意義,從物理現象到象徵意義,再到數位科技的應用。光作為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與科技呈現的元素,在展覽中,將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展現光在不同藝術設計領域中的應用與表現。

此次展覽除由師生共同創作,並邀請多位校外教師及藝術家參與,包括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黃致傑、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助理教授巫銘紘、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助理教授吳彥良;展場設計從作品「光影交錯:油畫與AR的奇幻旅程」開始,由劉宜君的油畫展示,結合林楚卿及吳彥良團隊創作的AI動態疊合影像,民眾可以透過AR技術觀看動態的油畫創作情感,一進場就能體驗到傳統藝術與數位的融合體驗。

元智大學圖書館展出「光光相照」, 是場傳統與科技交融的藝術展覽。(記者李容萍攝)

元智大學圖書館展出「光光相照」, 是場傳統與科技交融的藝術展覽。(記者李容萍攝)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長劉宜君展出5幅畫,主題有獅子、馬、錦鯉,加上彩蛋與希臘風情。(記者李容萍攝)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長劉宜君展出5幅畫,主題有獅子、馬、錦鯉,加上彩蛋與希臘風情。(記者李容萍攝)

巫銘紘的創作作品「棘皮生物」。(記者李容萍攝)

巫銘紘的創作作品「棘皮生物」。(記者李容萍攝)

結合AI、AR、VR展多元藝術,元智大學「光光相照」很吸睛。(記者李容萍攝)

結合AI、AR、VR展多元藝術,元智大學「光光相照」很吸睛。(記者李容萍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