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琉球海膽變多 遊客遭刺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直呼太慘痛

肚仔坪潮間帶優勢物種梅氏長海膽。(屏東縣政府提供)

肚仔坪潮間帶優勢物種梅氏長海膽。(屏東縣政府提供)

2024/06/12 14:17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根據調查小琉球近年海域珊瑚覆蓋率衰退,潮間帶海膽繁生,有遊客母親節前往浮潛時遭到海膽刺傷,最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一個月過去了現在還在吃消炎藥;衛生局提醒,民眾戲水浮潛時,應穿著專業潛水衣包裹身體,防止被蜇傷。

屏東縣政府公告今年(2024年)7月1日起小琉球保育新制上路,收取觀光保育費,並將海膽自保育物種除名;住在屏東市的林太太有感而發在臉書PO出慘痛經驗,她表示,5月母親節週末,帶小孩一家人和朋友到小琉球旅行,第一天下午安排浮潛,海裡真的有好多海龜,初次體驗浮潛的小朋友都看得目不轉睛,不過,海膽更多。

林太太表示,當大家都上岸後隨行教練先離開了,發現有一處被礁岩包圍起來的海域,很適合讓小孩再玩一下水,後來不知誰的蛙鏡掉下去,她就跳下去撿,手一伸還沒碰到蛙鏡便感到刺痛,立刻將手伸出水面,看到手指插了10幾根海膽刺,試著拔了幾根都斷掉,有一根拔成功,但拔出來就流血了,後來到衛生所處置;衛生所護理師好像看多了,說明這拔不出來直接把刺用斷,叫她回去多泡熱水代謝掉就可以了。

林太太說,回到民宿老闆一聽到她被海膽刺到,說上次有個客人不小心腳踩到,都不能走路了比她更慘;她在被刺一週後,海膽刺的黑逐漸代謝掉,當她以為手快好時,手卻腫起來了,掛急診醫生診斷是「蜂窩性組織炎」,先開抗生素,直到現在過了一個月了,她還在吃藥、回診。

屏東縣政府昨發布消息指出,根據調查,近年琉球海域珊瑚覆蓋率衰退,甚至失去珊瑚礁功能,潮間帶海膽(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繁生,嚴重侵蝕礁岩,影響潮間帶植被生長,危害生物棲息環境;將「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自保育對象移除。看到海膽自保育物種除名,林太太說,「真心覺得有必要,因為小琉球海膽真的超多」。

屏縣府衛生局表示,衛生所若遇被海膽刺傷民眾,經醫師評估輕微個案刺傷處予以清洗及消毒,並衛教個案返家泡溫水,以緩解疼痛及加速復原,此為貼心服務性質,無收取健保卡及費用。若經醫師評估,有破傷風或嚴重過敏疑慮,即予進行醫療處置及施打破傷風疫苗。如遇外籍遊客,也有提供中英文衛教單說明。

衛生局也提醒民眾戲水浮潛時,應穿著專業潛水衣包裹身體,防止被蜇傷。在海邊玩耍時,遇到珊瑚、海膽刺傷可用42℃-45℃的水,浸泡30分鐘到90分鐘,可緩解中毒導致的疼痛症狀,若傷口未改善,請民眾儘速就醫。

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海膽荒礁情形。(屏東縣政府提供)

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海膽荒礁情形。(屏東縣政府提供)

林太太說,海膽刺都留在肉裡了。(讀者林太太提供)

林太太說,海膽刺都留在肉裡了。(讀者林太太提供)

手指腫到無法彎曲。(讀者林太太提供)

手指腫到無法彎曲。(讀者林太太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