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響應世界海洋日 兩岸官員放流569萬尾魚苗

金門縣議員洪鴻斌(右一起)、張雲亮、陳錦偉、副縣長李文良、議員陳泱瑚海上放流鳳螺。(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縣議員洪鴻斌(右一起)、張雲亮、陳錦偉、副縣長李文良、議員陳泱瑚海上放流鳳螺。(記者吳正庭攝)

2024/06/06 20:46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配合6月8日世界海洋日,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與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今天在金廈海域共同舉辦兩岸聯合魚苗放流活動,放流包含高經濟價值的黃魚、鮸魚等魚苗約569萬尾,期盼透過魚苗放流,為金廈海域資源永續繁榮。

兩岸的「海中會」,金門方面由副縣長李文良率縣府建設處長黃儒新等漁業團隊,與縣議員洪鴻斌、陳泱瑚、陳錦偉、張雲亮、區漁會理事長陳水義等人,與中方代表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局長曾東生、總工程師林懷遠及廈門市台辦副主任虞聖堅等人,分別搭船在金廈海域會面,以放流行動宣示「兩岸共護一片海」。這也是繼「214」中國快艇越界金門海域翻覆案後,金門、廈門「小兩岸」官員首度在海上同框,公開對話。

李文良說,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保護海洋資源對於身處離島的金門是很重要的事情,期許藉由水試所與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共同從事海洋資源復育10年對接經驗,幫助金門、廈門間的水域有更豐富、永續的海洋資源。

李文良與曾東生互換紀念品,李文良說,會組團去廈門,也歡迎廈門組團到金門;曾東生高喊「明年規模搞大一點」。雙方相約「廈門見」。

縣府指出,2015年金廈兩岸開始聯合執行海上放流,至今累計放流魚苗逾千萬尾,成效深受在地漁民肯定。兩岸為宣示「共護一片海」精神,今年擴大辦理,同時邀請兩岸釣魚協會、漁民共襄盛舉,也提升對海洋生態保育的關注。

針對兩岸交流自「214」一直處於低迷狀態,議員洪鴻斌說,今年是兩岸聯手舉辦放流的第10年,透過這樣的交流,對雙方都是好事。陳泱瑚說,金廈是共同生活圈,應該把政治議題拋在一旁,以經濟、民生交流為主軸,這才是金門需要的正向發展,希望這次雙方攜手合作的正向力量,能為兩岸帶來一些「破冰」的契機。

縣府指出,此次放流魚苗約569萬尾,包括水試所孵育的黑鯛、黃鰭鯛、七星鮸、鳳螺、成鱟及岸際放流遠海梭子蟹共57萬尾;廈門放流黃鰭鯛、黑鯛、赤點石斑魚、斜帶髭鯛及500萬尾的大黃魚,計魚苗512萬尾。

金門縣水試所準備放流的各類魚苗。(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縣水試所準備放流的各類魚苗。(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左一)放流有「灘地上活化石」之稱的鱟之前,向中方人員說明鱟的構造。(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左一)放流有「灘地上活化石」之稱的鱟之前,向中方人員說明鱟的構造。(記者吳正庭攝)

配合六月八日世界海洋日,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與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以船併船的方式「海中會」,在金廈海域共同舉辦兩岸聯合魚苗放流活動。(金門縣政府提供)

配合六月八日世界海洋日,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與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以船併船的方式「海中會」,在金廈海域共同舉辦兩岸聯合魚苗放流活動。(金門縣政府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