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AI運用教學場域須社會共識 葉丙成:可能要3至5年時間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今參與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所舉辦「生成式AI對教與學的影響」論壇。(資料照)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今參與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所舉辦「生成式AI對教與學的影響」論壇。(資料照)

2024/05/26 20:09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AI人工智慧浪潮席捲人類生活,對於教育面向的挑戰,教育部政次葉丙成今表示,生成式AI運用在教學中,可能會造成手寫技能退化,重點是社會共識形成,在台灣廣泛應用可能還要3至5年。

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今舉辦「生成式AI對教與學的影響」,葉丙成受邀致詞時提到,他2014年時在台灣推動翻轉教室,鼓勵運用數位科技教學,但當時老師不敢大力嘗試,擔心數位教學無法保證學生在班上成績或讓學校排名不會下降,會被家長投訴,因此壓力很大,老師對新的教學法有所保留,直到疫情爆發,都要線上學習,數位科技教學法才順利運作。

而當AI要運用教學上,葉丙成認為,也會有類似情況,當要用ChatGPT讓學生練習寫文章或做一些事情,雖然能夠做出更好的東西,但可能造成手寫技能退化,家長、社會是否能接受?若沒有共識很難推動。新科技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運用,自己在新創業界也看到影響,但重點在於社會共識是否形成,估計能夠廣泛在教育上應用,可能還要3年至5年的時間。

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立昇指出,生成式AI蓬勃發展,許多老師及學生已用於資料彙整、報告撰寫及程式設計等方面。而韓國預計在2025年在中小學推出AI數位教科書,我國也強調推動AI相關科技與108課綱結合,老師、家長及學生有必要了解生成式AI在教育場域應用上的新趨勢。

在大學生學習現場,清大物理系教授兼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道維分享,理工領域有AI虛擬助教「小TAI」,用於協助學生自主學習,包括看懂課本、推導公式、回答習題等,有超過8成的學生在使用AI虛擬助教後,認為值得繼續使用,但他建議緊密搭配教師上課節奏更能發揮效果。

至於對招生考試的影響,台大副教務長陳林祈提到,影響層面主要是特殊選才及申請入學的備審資料上,有人憂心生成式AI被利用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影響公平性。為求謹慎,校方已請各學系強化申請入學口試、筆試及實作展演等審查,必須依照評量尺規審查,並應留存原始書審資料備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