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讓我變成你的眼!屏東培訓口述影像人才 帶視障者欣賞藝文表演

屏東第1屆《口述影像人才培訓》完成,圖為觸覺導覽。(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第1屆《口述影像人才培訓》完成,圖為觸覺導覽。(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2024/05/24 10:55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推動文化平權,讓視障者也能欣賞體驗藝文表演,屏東縣政府舉辦「口述影像人才培訓工作坊」,20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學員們在滯留島舞蹈團培訓下,以8週時間學習將「看見」的「說」出來,讓他們成為視障朋友的眼睛,協助視障者透過觸覺、聲音體驗藝文活動。

縣府推動文化平權,希望打造共融藝術環境,先前文化處曾舉辦「管風琴共融工作坊」,邀請視障、亞斯伯格症、妥瑞氏症孩童,經由視覺、聽覺、觸覺近距離體驗管風琴,今年則首次辦理以視障為主的口述影像工作坊。

在完成培訓課程後,還安排了一場滯留島舞蹈團作品《In Factory》的演出,除邀請視障者到場欣賞,也讓來賓蒙上雙眼體驗,在20名學員分組帶領下感受藝術。

先是「觸覺導覽」,用身體感受舞蹈帶來的動態效果,例如觸摸「杵臼」,模擬舞者們跳舞時的身姿動作,或是乘坐簡易推車感受動力舞台的晃動,以及利用瑜珈球體會核心發力等。在動態後進行口述舞作賞析,「穿著青綠色衣服的男性舞者,雙腳佇立不動,身軀被其他舞者來回推拉如同杵臼般搖晃、繞圈」,原本看不見的舞蹈動作,在聆聽學員講述的內容中逐漸浮現在腦海,彷彿身臨其境,舞者在眼前活靈活現般的跳動著。

視障藝術家兼課堂講師許家峰說明,因多數視障者較少參與藝文活動,所以在口述影像服務前,先帶領視障者做觸覺導覽,將舞作元素提拉出來,讓視障者有觸覺的延伸,之後聽到口述舞作時,就能快速想像、融入欣賞。

學員魏子斌是劇場工作者,他說,經歷過8週學習,體會到口述影像不只可以應用在視障朋友上面,不同文本撰寫,甚至能達到老人、小孩等樂齡族群都能友善接觸藝術的新方式,是讓藝術更能融入大眾生活的好工具。

籌辦工作坊的滯留島舞蹈團團長張忠安也相信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更多人輕鬆進入藝術領域,同時也激發藝術工作者與大眾之間更多的創意火花,創造出更豐富的藝文作品。

屏縣府文化處表示,為了讓第1屆學員們持續精進口述影像化能力,將會安排舞蹈文化活動,透過實際演練增廣學員們的口述影像化經驗。

屏東第1屆《口述影像人才培訓》學員大合照,他們透過課程學習變成視障者的眼睛。(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第1屆《口述影像人才培訓》學員大合照,他們透過課程學習變成視障者的眼睛。(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培訓課程完成後,安排實際藝文演出口述導覽,現場分享、交流熱烈。(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培訓課程完成後,安排實際藝文演出口述導覽,現場分享、交流熱烈。(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