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首本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公布 奠定國內氣候調適科學依據

環境部與國科會今(8)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科學報告,並舉辦公開說明會。(記者陳嘉怡攝)

環境部與國科會今(8)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科學報告,並舉辦公開說明會。(記者陳嘉怡攝)

2024/05/08 12:21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氣候變遷成為迫切課題,環境部與國科會今(8)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科學報告,這也是去年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我國第一本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協助各部會及產業研擬氣候變遷的調適工作,奠定科學依據基礎。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每6至8年就會進行全球氣候變遷調查,台灣對照IPCC的評估報告,在2011年、2017年已完成二次的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此次則是在去年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環境部與國科會首度公開發布的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相較於過去報告更著重在氣候調適。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以往都著重在減緩氣候變遷,但對抗氣候變遷衝擊,現在減緩和調適同樣重要,去年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中也增加調適章節,而這份科學報告最重要的應用,正是協助各部會和地方政府進行調適工作時,能有科學基礎,而國內產業界和金融界面臨全球減碳、永續經營策略等議題時,也參考這份報告提供的科學訊息。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表示,此份科學報告利用各情境顯示台灣暖化將持續到本世紀末,未來夏季延長、冬季縮短,乾濕季降雨差距增加,且暖化不利污染擴散將導致秋冬空氣品質更差。期許國家在氣候治理上,除了政府部門現積極推動淨零減碳工作,也應加強重視因應水資源、農漁業、生態系統國土規劃、人體健康在未來降雨不均、熱浪、海平面上升等衝擊下的調適工作。

中央大學水文及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指出,在暖化2°C情境下,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溢淹面積增加,其中以雲林、台南、基隆溢淹面積增加較顯著;在世紀末,發生大於1.2公尺颱風暴潮的海岸線長度將增加12.5%。此外,氣候變遷也衝擊台灣的糧食安全,到了世紀中水稻產量將減少13%、世紀末更會減少18%。健康方面,重鬱症的發生機率也會隨溫度增加上升,尤其是針對65歲以上的族群。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