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農業處透過協力廠商抓3條鎖鍊蛇 送到屏科大研究
鎖鏈蛇發出嘶嘶聲,警告生人勿近。(記者劉人瑋攝)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隨著溫度愈來愈高,蛇類的活動也更加頻繁,今天中午台東縣府農業處就透過協力廠商將近日捕獲的3條鎖鍊蛇,透過屏科大學生送回學校研究。由於這種蛇類本身較為兇猛,在移籠時,毒蛇不斷嘶嘶作響頗為嚇人。協力商古先生雖然曾被龜殼花咬傷,但他說,還是喜歡抓毒蛇,「因為牠大多乖乖窩在原地等我抓牠」。
若非蛇已裝箱,光是聽到箱中是劇毒鎖鍊蛇,聽到嘶嘶鳴聲傳出,一般人都會退避三舍。由於目前縣府對於民眾來電協助補蜂、抓蛇案已委由協力廠商執行,再告知屏科大後,由校方視研究價值再派員取回,近日捕獲3條鎖鍊蛇即是由民宅處捕獲。
古先生說,近期台東蛇類通報案件是「每天至少一起」,高溫本來就易使蛇類活動更旺盛。但今日送來的是號稱最麻煩的鎖鍊蛇,因鎖鍊蛇為台灣6大毒蛇之一,更重要的是為混合性毒蛇,但在台灣鎖鍊蛇咬傷臨床上以出血症狀及腎臟傷害為主。
前來運送毒蛇的屏科大人員表示,攻擊性一般以鎖鍊蛇最兇猛,但「準度」則是龜殼花最高,一般像鎖鍊蛇是以彈跳方式襲人,特別是在牠盤起時,攻擊範圍為身長2倍。而古先生的中指即曾被龜殼花所咬傷,他認為,自己還是比較喜歡抓毒蛇,無毒蛇會到處躲,自己到場後還需費時找蛇,「通常只要屋主盯著毒蛇,蛇就會乖乖待在原地待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