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鼓勵市民願生樂養 竹市生育津貼補助升級至3萬

竹市生育好禮內容豐富。(市府提供)

竹市生育好禮內容豐富。(市府提供)

2023/12/31 12:14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新竹市推動「生育津貼雙倍補助」確定拍板實施。113年1月1日(含當日)以後出生的新生兒,只要其父母之一方連續設籍新竹市滿1年,即可至辦理新生兒出生登記或初設戶籍登記戶政事務所請領生育津貼,每胎補助3萬元,盼能減輕市民育兒負擔,提升生育意願。

市府表示,竹市生育津貼補助額度已多年未調整,以目前首胎補助1萬5千元來說,相較全台各縣市,竹市的補助金額低於15個縣市,其中已有6個縣市實施每(首)胎補助3萬元(含以上)。加上近年物價飛漲,生育成本不斷增加,竹市首胎出生數更從107年的2,006人降至111年的1,548人,市府積極爭取提高生育津貼,每胎提高補助至3萬元,來鼓勵市民勇敢迎接新的生命,並減緩少子女化現象。

只是單純加發生育津貼,無法緩解少子化問題,市府規劃推行0-6歲市府養政策,啟動凍卵補助、放寬好孕專車搭乘條件、持續發放育兒津貼及加碼托育補助、開辦夜間及假日臨托、提供準公共化托育人員健檢補助及托育人員久任獎金,以及公共化教保服務增班等,讓市民從前期備孕到產後育兒,都能感受到市府提供的全方位照顧。

民政處說明,根據內政部今年11月份的戶口統計資料,全台自107年總生育率1.06到111年總生育率已降至0.87,呈現逐年下滑趨勢。新竹市雖為全國幼年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但111年的出生數3,052人,亦低於死亡數3,063人,總生育率僅剩0.97,平均每位育齡婦女一生生育不到1個孩子。竹市今年截至11月出生數2,508人,相較去年同期出生數減少289人,為提振低迷的生育率,市府積極爭取生育津貼補助升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