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地方創生復振特色作物 墾管處推九棚「雞角刺」

雞角刺。(墾管處提供)

雞角刺。(墾管處提供)

2023/12/05 23:25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島薊「雞角刺」素有土人蔘美譽,是不少養生者的最愛,九棚社區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墾管處)的輔導下,推動雞角刺相關產業鏈,不僅鼓勵居民於廢棄耕地重新種植雞角刺,以植栽替代採集,穩定取得原料後,可作為食材,也能在各地重現「在地的好味道」。

位於台灣最東南角的滿州九棚,每年可吸引萬名遊客到訪,除著名的沙漠地形,生態旅遊路線如「鼻頭草原」、琉球漂民事件「八瑤灣」等皆為重要景點,墾管處盼透過產業創生與生態旅遊共榮,挑選了當地野生數量相對多的島薊作為特色作物發展。

為何會挑選島薊,原來是墾管處長年輔導當地經營社區生態旅遊,九棚社區將島薊用於生態旅遊的風味餐湯品,口味十分引吸人,但九棚地區也因一度過度採集導致數量減少,雖在社區積極巡守復育下,逐漸恢復穩定數量,仍有必要以新的方式讓食材來源更加穩定。

墾管處說,當時因野生種數量減少採集出現困難,墾管處進一步結合特色作物的地方創生,以植栽替代採集,鼓勵居民於廢棄耕地種植雞角刺,重新利用廢耕地,更開創出新的產業鏈,在地就業有更多的選擇,且受益的也是社區生態旅遊發展,能確保品質並保證收購,目前合作的種植面積約700平方公尺。

九棚社區則透過墾管處表示,島薊俗稱「雞角刺」,在九棚是常見的民俗及原生植物,遍布於鼻頭草原路線,主要食用處為根部,只要直徑達1公分以上即可作為食材或藥用,九棚土壤雖不到肥沃,但受到東北風影響,能為雞角刺種出別的地方沒有的特殊風味。

墾管處說,因為是食用根部,因此坊間也有「土人蔘」的美稱,社區當時就是以古早味作為湯頭一炮而紅,也由於目前種植面積仍不算大,因此初步會以社區媽媽法煮茶的調配秘方製成茶包,並委由南投鹿谷鄉的茶莊以符合法規的製程製作,並結合在地特產及社區生態旅遊販售、網購,可說是一兼多顧,未來還會擴大種植面積。

九棚社區早年多以當地廣大的海灘,以大沙漠「噱頭」吸引民眾飆沙,但近年當地的林業保育單位緊縮轄區內沙灘車使用時機,因此地方創生的轉型,不僅可創造新就業機會,還能發展生態旅遊,進一步還可能達到遊憩行為與保育的兼顧,屏東縣政府亦選在當地興建落山風風景特定區的「八瑤灣(九棚)旅遊資訊站」,九棚社區可望因此成為地方與中央合作下的重要旅遊重鎮。

雞角刺。(墾管處提供)

雞角刺。(墾管處提供)

雞角刺。(墾管處提供)

雞角刺。(墾管處提供)

復耕地現場。(墾管處提供)

復耕地現場。(墾管處提供)

雞角刺茶包試作品。(墾管處提供)

雞角刺茶包試作品。(墾管處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