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 台灣奪2金獎、韓國抱走年度最大獎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右一)頒發各類別金獎。(記者楊綿傑攝)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右一)頒發各類別金獎。(記者楊綿傑攝)

2023/12/01 21:04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台灣學子創意與設計力耀眼國際!第十六屆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TISDC)今舉辦頒獎典禮,台灣學生共有42件作品獲獎,其中中國科大學生團隊的作品「大山刃物」以原住民傳統山刀文化設計成拆信刀,獲得視覺設計類金獎;而台藝大學生團隊作品「泅」也拿下數位動畫類金獎。

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由教育部主辦,是設計界公認具公信力的國際賽事。今年賽事共有56個國家與地區,1161所校院系所,1萬8367件作品參賽,獲獎率僅0.46%。而台灣學子除拿下2大項目金獎,另獲3件銀獎、5件銅獎及17件佳作,以及「國際設計組織特別獎」、「環境永續獎」等獎項。

「大山刃物」由中國科技大學學生謝依軒、郭姿伶、毛姿麒、徐于茹共同完成。郭姿伶表示,自己是台東人,雖然非原住民,但是周遭許多朋友都是部落族人,長期互動之下,自己一直對部落文化很感興趣,當初在發想設計主題時,就想從在地文化出發,剛好因緣際會接觸到原住民器物文化中的「山刀」文化,發現不只是工具,其中還隱含著身分地位、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生共存等意念。

郭姿伶說明,團隊先初步設定以花蓮、台東、屏東的原住民族別出發,以不同族別的聖山及刀物作為視覺設計的基礎 ,如排灣族的大母母山、魯凱族的北大武山、卑南族的都蘭山、布農族的玉山、阿美族的八里灣山、太魯閣族的奇萊山,透過插畫及色彩營造出不同的文化意象,做出6個族別的6種刀刃,取其鋒利、功能、造型藝術等特色,轉化為拆信刀商品,希望引起大眾關注部落器物文化。

「泅」則由台藝大學生陳研陵、李若褆、黃鈺婷、王葦如、陳亭秀共同製作,以第三人稱視角敘述台灣60、70年代一位小女孩和爺爺的動人故事,探討愛與犧牲、自由之間的關係,畫風樸實溫暖,評審讚譽有加。

產品設計類金獎得主是韓國國民大學Yunho Kim等5位同學的「Ourhour」,他們為有育兒需求的身障者,設計出將輪椅、嬰兒車、汽車安全座椅結合的新產品。

年度最大獎則由韓國蔚山大學Na Yu Jin等3位同學的作品「Emergency Shield」獲得。這是一款用於屏蔽車禍事故現場的設計,利用磁吸作用將遮蔽物吸附於救護車或警車,減少路過車輛因分心發生二次追撞的可能性,亦避免目擊者受到心靈創傷,更維護事故當事人的尊嚴,獲得評審團一致肯定,抱回獎金40萬元。

中國科大學生團隊的作品「大山刃物」以原住民傳統山刀文化設計成拆信刀,獲得視覺設計類金獎。(記者楊綿傑攝)

中國科大學生團隊的作品「大山刃物」以原住民傳統山刀文化設計成拆信刀,獲得視覺設計類金獎。(記者楊綿傑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