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3線新秘境!橫山古道裝置藝術 將現地保留2年

新竹縣橫山鄉隱沒數十年的墩子銃百年古道,經由社區志工費時3年以手工整理完成,成為台3線新秘境。(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橫山鄉隱沒數十年的墩子銃百年古道,經由社區志工費時3年以手工整理完成,成為台3線新秘境。(記者廖雪茹攝)

2023/08/26 00:42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橫山鄉隱沒數十年的墩子銃百年古道,經由社區志工費時3年以手工整理完成,成為台3線新秘境;由於古道深具人文與自然生態,客委會第2屆浪漫台3線藝術季的藝術家們,罕見同時選在古道及周邊打造了3座裝置藝術,並將現地保留作品兩年,期讓更多遊客一起來探訪客家農村!

墩子銃古道可自三叉埤或楊屋出發,韓家大埤出,三叉埤旁可觀賞由藝術家劉千瑋創作,以獨居蜂的生態保育為題的《橫山B計畫》;古道途中,是許家禎聆聽老屋故事受啟發,以磚體砌出山線起伏創作《稜線》;韓屋落羽松前,為陳湘馥創作的《沉睡的少年》,化身為一隻趴臥在休耕田的巨型穿山甲。

橫山社區導覽員陳致中表示,台3線藝術季27日即將結束,但藝術家已同意現地保留2年,走一趟古道,可同時欣賞3件獨一無二的裝置藝術。

墩子銃古道為社區志工在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指導下,一步一腳印,就地取材打造而成,排水良好不易積水,近半年甫對外開放,平緩的原始山徑循環步道,循著動物陶牌的山徑指標走,老少咸宜,非常適合親子踏青,制高點還可眺望當地的紅磚廠和火車站,炎夏走訪相當舒適。

在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的指導下,社區於墩子銃古道林間架設生態攝影機,數月來拍下許多動物的身影,包括山豬、藍腹鷳、白鼻心、食蟹獴、山羌、穿山甲等,展現豐富的自然生態。

陳致中說,古道早年曾是煤礦和茶葉的運輸要道,途中仍可見老屋舊址,張家、詹家曾在此開墾梯田,後來移居他所;長者回到山中老家,回憶起過往生活的點滴,今日透過藝術裝置《稜線》連結古今。

橫山社區因面臨傳統農村衰退及人口老化,社區理事長陳重詒多年來帶領居民透過政府多元化的發展計畫,整合當地資源,推動生態旅遊、休閒農業及客家文化產業,為新竹縣推動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

墩子銃古道途中,有藝術家許家禎聆聽老屋故事受啟發,以磚體砌出山線起伏創作《稜線》。(記者廖雪茹攝)

墩子銃古道途中,有藝術家許家禎聆聽老屋故事受啟發,以磚體砌出山線起伏創作《稜線》。(記者廖雪茹攝)

三叉埤旁可觀賞由藝術家劉千瑋創作,以獨居蜂的生態保育及農村住居為題的《橫山B計畫》。(記者廖雪茹攝)

三叉埤旁可觀賞由藝術家劉千瑋創作,以獨居蜂的生態保育及農村住居為題的《橫山B計畫》。(記者廖雪茹攝)

韓屋落羽松前,有藝術家陳湘馥創作的《沉睡的少年》,化身為一隻趴臥在休耕田的巨型穿山甲。(記者廖雪茹攝)

韓屋落羽松前,有藝術家陳湘馥創作的《沉睡的少年》,化身為一隻趴臥在休耕田的巨型穿山甲。(記者廖雪茹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