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杜蘇芮路徑報不準? 氣象局:預報水準和美日在伯仲之間

氣象局指出表示,颱風路徑潛勢預報也常遭誤解,圖中對於颱風未來走向所劃出的紅色範圍並非指「暴風圈」大小,而是指出未來 72至120小時之後颱風中心「7成以上機率」的可能位置。圖為「杜蘇芮」颱風週一晚上八點的潛勢路徑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氣象局指出表示,颱風路徑潛勢預報也常遭誤解,圖中對於颱風未來走向所劃出的紅色範圍並非指「暴風圈」大小,而是指出未來 72至120小時之後颱風中心「7成以上機率」的可能位置。圖為「杜蘇芮」颱風週一晚上八點的潛勢路徑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2023/07/24 22:18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杜蘇芮」颱風侵台路徑持續南修,上週預估可能從巴士海峽朝西通過、從台灣東部外海朝北接近琉球,上週末再調整為中心可能從台東登陸,最新預報指出中心登陸台灣機率漸低,但有質疑中央氣象局預報「一變再變、報不準」。不過,中央氣象局以及氣象專家都指出,預測本來就有誤差,時間越近越準確。

中央氣象局指出,系集模式預測原本顯示部分颱風路徑有向西通過呂宋島北部及巴士海峽、以及向北通過台灣東部近海的可能,仍有分岐,各國氣象機構預報逐漸一致,也就是「杜蘇芮」將朝向台灣海峽南部接近,但是預報仍有不確定性,須關注最新資訊。

中央氣象局代理局長程家平解釋,氣象局持續努力精進颱風預報,據統計,目前氣象局對24小時後(一天後)颱風路徑誤差約70至80公里、48小時後(兩天後)約130公里、72小時(三天後)約200公里,和美國、日本水準差不多。

程家平解釋,台灣島南北長僅400公里,若「3天前」預估颱風中心將從花蓮登陸,以72小時的200公里誤差容忍值換算,最北可能到基隆、最南可能達恆春半島,屆時只要中心登陸在基隆至恆春半島範圍內,以統計、科學上而言都認為預報合理,因為落在誤差範圍內,也希望民眾理解。

程家平指出,各國預測都必須不斷修正,時間越近、能掌握的資料越準確,而預測誤差也是不能避免的,不管哪個國家的模式都會有誤差,而台灣、日本、美國的預報誤差逐年降低,現在台灣的預報能力達世界一流水準,和美、日相比,能力在伯仲之間。

程家平並表示,颱風路徑潛勢預報圖也常遭誤解,他強調,圖中對於颱風未來走向所劃出的紅色範圍並非指「暴風圈」未來大小,而是未來12小時至120小時之後颱風中心「7成以上機率」的可能落點,也就是紅色範圍已經將預報不確定性納入。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指出外界認為「氣象局報不準」的兩大可能原因,包括預報更新頻率增加、民眾更加關心。他表示,以前氣象局一天有兩次預報,現在每天更新4次,海警發布後更是每3小時一次,因此當然會感受到常有變動。

彭啟明強調,預測不是觀測,本來就會持續因颱風和環境的互動而有變動,現在資訊容易取得,民眾還可以比較各國模式,因此會有比較心理,但其實颱風若將影響任何國家,一定是當地氣象局報得最準,台灣也是,且「杜蘇芮」都還沒登陸就開始比較,稍嫌言之過早。

據統計,我中央氣象局對24小時後颱風路徑誤差約70至80公里、48小時後(兩天後)約130公里、70小時(三天後)約200公里,和美國、日本水準差不多。圖為近年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統計。(取自中央氣象局)

據統計,我中央氣象局對24小時後颱風路徑誤差約70至80公里、48小時後(兩天後)約130公里、70小時(三天後)約200公里,和美國、日本水準差不多。圖為近年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統計。(取自中央氣象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