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走出教室 屏東大潭國小還出書了

大潭國小的自然領域課程,就包括校友、莊琬琪的父親將在地的養殖石斑帶來展示、供小朋友觸摸,並講述養殖石斑業的流程及長年心得,且全程使用閩南語。(記者陳彥廷攝)

大潭國小的自然領域課程,就包括校友、莊琬琪的父親將在地的養殖石斑帶來展示、供小朋友觸摸,並講述養殖石斑業的流程及長年心得,且全程使用閩南語。(記者陳彥廷攝)

2023/06/27 23:28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縣東港鎮大潭國小發揮地利優勢,以閩南語自然課程,讓食魚教育直接到魚池旁邊由老師的爸爸親自用閩南語教課,還透過向學童徵文集結成可以念成閩南語的書冊,成果獲得教育部青睞,成為全屏東唯一、全台唯4到教育部進行成果發表的小學,校長趙錫清說,學童的家庭環境大多以閩南語溝通,再配合老師的沉浸式教學,可說是相得益彰,未來將持續推動閩南語教學,加深學生對本土的認同與情感。

大潭國小位於大鵬灣旁,校方有感要增加學生鄉土語言及學習的刺激,爭取加入教育部「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經過競爭雀屏中選後,由教學組長陳盈朱和導師莊琬琪聯手將閩南語帶入日常教學與討論,陳盈朱將閩南語全程融入自然領域課程,莊琬琪則是從低年級就以全閩南語與學生對話。

全校117人的大潭國小校園後方即是魚塭,家長也大多以閩南語對話,趙錫清認為是絕佳的推動環境,因此透過多元教學模式如在地的海洋戶外、食魚、食農、鄉土等教育,並透過走讀庄頭到林邊鎮安許萬利木雕工作室及到林邊鎮安關懷據點的老幼共學等教學方式,讓教室不再侷限於學校,營造更廣更深的語言學習氛圍。

地利之便則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原來,莊琬琪的父親是當地養殖戶,學童走出教室結合在地文化,莊爸爸全程以閩南語介紹養殖石斑的流程與生物特色,不論人、事、物皆無隔閡,學習是更加自然。

趙錫清指出,他們為了讓學生對學習更有印象,並提升閩南語使用流暢度,還舉辦徵文,除了以在地的海洋為主題,還直接融入閩南語的教學成果,與學校所爭取的「屏東縣海洋詩創作徵選」及「許潮英基金會童玩計畫」相結合,像是徵選中就有大潭囡仔創作作品集「話畫藝童年」,不僅圖文並貌,學童更要可以用閩南語念出詩篇,既有創意又真實地呈現出學生的學習成果。

今天成果發表,獲得評審的一致好評,校方也將持續進行並深化相關的教學計畫,趙錫清轉述莊琬琪及陳盈朱的說法,她們說,閩南語語言的美、體驗、探索及能力,隨時隨地都可以與日常生活做結合,融入於小孩的生活之中。利用閩南語沉浸式的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更喜愛閩南語、更有自信,趙錫清強調,只要有學習動機,學校及家庭的環境將閩南語融入生活就可以獲得更佳自然且深化的學習效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