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學測國文第26題答案爭議 大考中心:維持正答為(A) (B)

112學測日前已考畢,對於國文科第26題答案爭議,大考中心表示正答維持不變。(資料照)

112學測日前已考畢,對於國文科第26題答案爭議,大考中心表示正答維持不變。(資料照)

2023/02/22 17:14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112學年度大學學測明天將公布成績,日前補教界人士向本報投訴,指國文科第26題的選項(A)仍有爭議,答案應改為 (B)或者(A) (B)。不過大考中心對此回應,將查詢各版本課本及相關資料,仍將維持該題正解為(A) (B)。

關於「克己復禮」中「復」的解釋,大考中心列出各版本國文課本說明,三民版的復禮則是歸反於禮,指言行以禮為依據,因此復有返、還之意;而南一版的克己復禮則是克制自己的行為意念,回歸以禮為標準;翰林版的復是返、歸之意;龍騰版的復是歸返之意。

大考中心表示,龍騰版的翻譯較貼近《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雖於翻譯中使用「合於」,但後面說明中,「復」字個別字詞上的解釋仍為「歸返」。從以上各版本的解釋,可知「復」的釋義是一致的,都是歸、返、還之意。

而從諸家註解來看,大考中心認為,對「復」的看法都相同,都釋「反」,也就是「歸返」。包括【集解】馬融曰:「克己,約身也。」孔安國曰:「復,反也。身能反禮,則爲仁矣。」;以及皇侃疏:尅,猶約也。復,猶反也。言若能自約儉己身,反返於禮中,則爲仁也;還有【集注】仁者,本心之全德。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

至於「師道之不復」一詞中「復」的解釋,大考中心解釋,經查高中國文課本,各版本都未加以註釋。而從〈師說〉一文,可知「師道之不復可知矣」,是呼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指的是「不能歸返到『師道傳』的情況」。

因此,大考中心說,此處「復」解釋為「歸返」。且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對「不復」的釋義有二:(1)不歸返,(2)不再。也可說明「師道之不復」的「復」是「歸返」的意思。

大考中心最後指出,因此今年學測國文第26題(A)選項前後二者的「復」,意思沒有不同。故維持正答是(A)(B)。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