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請求禁止中國鼻胃管進口 醫材公會曝背後原因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醫材公會日前反映中國製產品低價競爭,經審查決定禁止中國製矽質鼻胃管進口。(資料照)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醫材公會日前反映中國製產品低價競爭,經審查決定禁止中國製矽質鼻胃管進口。(資料照)

2023/01/18 17:38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經濟部公告中國製矽質鼻胃管禁止進口,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主因是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簡稱醫材公會)日前反映,中國製產品低價競爭,經過一定審查機制,歷經數月,最後用客觀的情況做出決定。醫材公會秘書長譚卓然表示,不是封鎖中國所有醫材,而是以影響到本土廠商生存權品項為主,也可避免緊急情況供應斷鏈。

譚卓然指出,國內矽質鼻胃管原本只有一家廠商製造、外銷為主,因此以中國貨滿足內需,但後來有其他廠商投入生產,在國內醫院招標過程中,發現價格無法與中國製產品競爭,業者不太願意透露差多少,推估可能約2至3成,進而向經濟部表達意見。

譚卓然說明,目前國內生產矽質鼻胃管的廠商,不清楚實際有多少家,主因是醫材業者共計近千家,僅約400家是公會會員,但若以公會會員來說,則有2家生產,由於單價高、量不大,相關廠商推估產量足以滿足內需,不必再從中國進口。

譚卓然指出,國內走兩岸條例,尚未全面開放中國醫材輸入,因此不適用於國際貿易原則,但公會不是要封鎖中國所有醫材來台,像是去年有70個申請案,除了其中25案考量本土廠商也有生產未放行外,其餘45案都開放進口,因此只要國內沒有產能的品項,就不會去攔。

回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發生時,譚卓然提到,一開始約5至6個月,國內紗布供應量就出現問題,主因是8成以上都是來自中國武漢,再於台灣進行切割、包裝、滅菌與銷售,一旦發生狀況,台灣就缺貨無法用,導尿管也有類似情形。

譚卓然強調,醫材品項上千種,沒有全面禁止中國製造輸入,而是台灣廠商有投入製造,為避免影響其生存權,進而建議一定要設法讓台灣業者活下來,也可因應日後緊急需求。

根據健保署統計,2021年特材申報情形,國內共使用68萬8923條鼻胃管,其中,中國製占27%、18萬7008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