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十三行博物館「考古篩洗」挖出極罕見「多環形玉玦」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辦理為期一個月的「考古篩洗」工作,在取自植物園考古遺址的土塊中,發現相當數量的史前陶片、石器、玻璃珠、魚骨、碳化稻米等遺物,成果豐碩。(記者林欣漢攝)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辦理為期一個月的「考古篩洗」工作,在取自植物園考古遺址的土塊中,發現相當數量的史前陶片、石器、玻璃珠、魚骨、碳化稻米等遺物,成果豐碩。(記者林欣漢攝)

2022/07/05 14:32

〔記者林欣漢/新北報導〕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辦理為期一個月的「考古篩洗」工作,在取自植物園考古遺址的土塊中,發現相當數量的史前陶片、石器、玻璃珠、魚骨、碳化稻米等遺物,成果豐碩,其中還有一件台灣極為罕見的「多環形玉玦」,只有在台東卑南遺址發現過類似文物,讓參與的員工與民眾十分振奮,館方表示,後續將清理納入典藏,讓更多人看見考古資產。

館方指出,十三行博物館保存取自於植物園考古遺址十三行文化層的土塊,由考古學家劉益昌教授團隊發掘,為進行考古遺址土塊研究及推廣公眾考古,今年4月開始進行「考古篩洗」工作,並讓民眾參與體驗發掘過程,與史前標本近距離接觸。參與的民眾跨越不同年齡層,有親子、學生、退休人士、文史工作者等。

十三行博物館表示,整個篩洗活動最具「亮點」的成果,莫過僅此一件且狀況完整的「多環形玉玦」。多環形的玉玦非常稀有,台東縣卑南考古遺址曾發現類似的文物,而植物園先前出土的玉玦也僅為單環形,可見其珍貴性,且這件玉玦尺寸較十三行考古遺址的人獸形玉玦還要大,玉質厚實,相當難得。

參與考古篩洗的東吳大學姚同學說,印象中到博物館參觀,都只能透過櫥窗觀賞文物,沒想到現在竟然有機會在土塊中親手篩洗出具有千年歷史的標本,感覺非常神奇。

館方表示,後續將進行土塊篩洗遺物清理、編號、測量、登錄、造冊等工作,挑選紋路清晰且具數位化價值的標本進行拍攝,納入典藏並於「十三行數位博物館」網站展示,讓大眾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認識考古文化資產。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推廣公眾考古,今年4月開始進行「考古篩洗」工作,並讓民眾參與體驗發掘過程。(記者林欣漢攝)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推廣公眾考古,今年4月開始進行「考古篩洗」工作,並讓民眾參與體驗發掘過程。(記者林欣漢攝)

十三行博物館「考古篩洗」,挖出極罕見「多環形玉玦」,只有在台東卑南遺址發現過類似文物。(記者林欣漢攝)

十三行博物館「考古篩洗」,挖出極罕見「多環形玉玦」,只有在台東卑南遺址發現過類似文物。(記者林欣漢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