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熱帶海洋生物現身小琉球 學者︰應建立生態系服務監測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王添正攝,羅柳墀提供)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昨晚公布最新氣候報告,強調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遷現象,已在全世界造成不可逆的環境危機,危及陸地與海洋物種生存。我國學者指出,曾多次在小琉球潮間帶發現赤道熱帶海域的物種,顯示全球暖化已讓亞熱帶海水溫度上升。另有專家建議,台灣應建立生態系服務監測和報告體系,以國家尺度應對氣候變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羅柳墀表示,氣候變遷影響物種遷移,過去他曾多次發現生存在赤道熱帶地區的海洋生物出現在小琉球,例如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us atlanticus)、幼形隱板石鱉(Cryptoplax larvaeformis)及數種熱帶螃蟹。
羅柳墀說,小琉球位於南中國海進入台灣海峽的門戶,是海洋生物族群往北遷移的重要前哨站。「如果水溫不夠高,熱帶的海洋生物不會跑到亞熱帶來」,族群向北方擴散,顯示全球海水溫度上升,生態環境發生變化。
羅柳墀也提醒,溫度變化除了海洋生物受到影響,也可能會導致疾病的傳播,例如病媒蚊向北方、高海拔地區移動,民眾及相關單位應注意。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袁美華指出,氣候變遷改變了生態系統功能,也影響生態系服務的提供及人類的福祉。此刻,生態系統正在變化,以應對氣候變遷及其他全球變化的驅動因素。
袁美華認為,「現在是台灣建立生態系服務監測和報告體系的時候了」,對自然資本的動態統計及估算,有望成為國家尺度應對氣候變遷的理想框架。
袁美華指出,包括瞭解生態系統對氣候變遷的反應,以促進基於生態系統的適應和緩解;確定生態系服務間協同及權衡效應,以最大化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及擴展性;瞭解治理措施的成本和效益以設計管理解決方案;瞭解涉及的權力關係以促進利益相關者合作;實施和維持長期監測等,以協助及管理生態系服務以增強生態系統應對氣候變遷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