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WHO將氣膠傳播列主要傳染途徑 專家建議防疫措施需更動
學者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盡速將氣膠(空氣)傳播列為主要途徑。圖為桃機清潔員篩檢畫面。(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北旅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群聚案已出現第4起,其中一間防疫旅館的房間天花板和隔間牆有縫隙,但是否為感染途徑還待探查;學者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盡速將氣膠(空氣)傳播列為主要途徑,除確實戴好口罩外,社交距離應拉大到2公尺,還要注意通風,HEPA空氣濾淨機、陽光或者紫外線燈光也可破壞病毒結構,另外目前在餐飲場所設置的隔板,無法防堵病毒透過氣膠傳播,要提醒民眾。
世衛組織(WHO)在2021年4月時已承認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傳染途徑會透過氣膠、藉由空氣傳播,更進一步在2021年12月23日更新病毒傳播的問答指引,指出病毒透過氣膠傳播是最主要傳播途徑。
空調專業的不具名學者表示,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對「氣膠傳播是重要途徑」採保守心態,對飛沫傳播或氣膠傳播也一直沒明確定義,應該邀請氣膠科技專家參與。
該學者直言,國內現有的防疫措施都是針對飛沫傳播、環境接觸傳染而設計,但這是比較傳統的看法與作法,近來已有不少科學期刊文章看法是冠狀病毒確實具氣膠傳播潛力,特別是病毒基因演化速度與幅度超越一般認知,「這是一潛在防疫漏洞,應告訴人民,可應用各種防治技術針對所有潛在途徑全力防堵。」
有另名專家表示,去年中已頻頻提醒指揮中心應注意氣膠傳播,尤其防疫旅館以及大型公共室內空間都使用中央空調,若沒注意通風排氣等調配,更是病毒氣膠傳播的溫床,但當時指揮中心人員回應,若將氣膠傳播列主要傳染途徑,缺乏完整配套措施下,會讓人民陷入恐慌。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表示,飛沫大小約在100微米以上,若於成人口鼻高度噴出後,5秒就會降到地面,10微米以上的病毒氣膠可在空氣停留30分鐘,但若是1微米的氣膠,則可懸浮於空氣至少12小時,且氣膠會受到通風系統跟氣流影響,但飛沫並不會。
指揮中心尚未找到多起群聚感染案的源頭,以桃機案來說,部分清潔員根本未搭乘同輛交通車卻仍染疫。王家蓁說,國外有案例就是在旅館不同房間仍被感染,就是因為病毒伴隨氣膠,飄到通風系統後隨空氣傳播所致;若是小於5微米的病毒氣膠,若被吸入體內,很快就會穿越上呼吸道並直達肺部深處,因此可避過鼻咽篩檢檢測。
桃機群聚案又新增歌友會3人確診,王家蓁進一步表示,群聚是病毒氣膠超級傳播溫床,尤其若長期處在室內通風不良場所、大聲講話、唱歌,都會產生高濃度氣膠。
若要防治氣膠傳播,王家蓁說,除確實戴好口罩外,社交距離應拉大到2公尺,還要注意通風,已有非常多的研究證實,HEPA空氣濾淨機可有效降低空氣中的氣膠懸浮微粒,包含病毒氣膠;透過陽光或者UVC紫外線燈光也可破壞病毒結構,只是若使用紫外線燈光,須避免照射到人眼與肌膚,她也說,目前在餐飲場所設置的隔板,無法防堵病毒透過氣膠傳播。
對於指揮中心曾回應學者,若將氣膠傳播列主要傳染途徑,缺乏完整配套措施下,會讓人民陷入恐慌。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不清楚,但強調指揮中心有承認氣膠是傳播途徑之一;對於國內傳播主要途徑說明是否將隨WHO修正為氣膠傳播,則會再找專家討論。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